奥古斯丁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38:31
奥古斯丁的简介

奥古斯丁的简介
奥古斯丁的简介

奥古斯丁的简介
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他的母亲是基督教徒,父亲是摩尼教徒.摩尼教由摩尼创立于公元3世纪,是古代波斯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的一个分支.它强调的是光明(善)与黑暗(恶)的对立.即,善恶支配人的一生,因此所有的人只能行恶.接受这种教理的 人,对自己所犯的罪,有了自我合理化的借口和理论证据.
奥古斯丁成长在有如此异端信仰背景的父母影响下,直到二十岁时他去了意大利米兰,决定了要接受基督教.但是他成为基督徒之后,也仍抹不掉在幼年时吸收的异 教观念,因此他早期形成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他的神学观念.“人决不能战胜罪.”他的这种神学观点,在他死后700年仍一直在继续,成为了教导许多神职人员和 神学家们的主导思想.
中世纪教会中所形成的许多神学性的谬论大部分都是由奥古斯丁发明出来的,或者是由追随他的神学家加以发展或扩散的.接受奥古斯丁谬道的许多神学家,以奥古 斯丁的谬道为前提,进一步发展了另一种谬道.一个谬道引发了另一个谬道.为了用真理来证明一个谬道,便需要想出另一个谬道,这就是他们犯下的错误.预定论开始的背景
被异教思想所熏陶的奥古斯丁,无法理解圣经中出现的重要思想,即所有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善与恶其中之一.由于父亲的异教影响,奥古斯丁一直 认为上帝是一位绝对而又独裁的神.对他来说,很难接受的观点是上帝赐予人选择的自由权.他在圣经中看到了有些人得救,有些人没有得救.他将这些场面融入到 了自己的神学观点中.这就是预定论的开始.
“太初之前上帝早已预定了哪些人得救、哪些人灭亡”,这种理论性的预定论在他活着时就受到了许多挑战.他对这些挑战的回答是,“无论是谁得救与否都是上帝 的恩典,我们作为软弱的人类,对上帝的审判和公义连质疑的资格也没有.”他为了让自己的这种主张合理化,只得提出了这样的预定论:上帝让某些人在永远的得 救当中,却让另一些人在永远的咒诅当中.
从预定论产生出来的另一个谬论
奥古斯丁发明出来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在预定论这个问题上就罢休.预定论这一谬道在逻辑上又引出了另一个谬道.即,预定论成为了“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once saved,always saved)”这一概念的基石.“绝对性的君主上帝独断地决定谁能得救,因此,一旦得救的人就绝对不会被丢弃.”预定论让这样的逻辑推理成为了可能的事 实.接受这种谬道的人,对自己的得救沉迷于虚假的安全感当中.虽然还在违背着上帝的诫命,仍然过着非道德性的罪恶的生活,却认为自己已经得救了.令人陷在 这样的自我欺骗当中.
预定论在传福音的一面也有许多无法说明的问题.假如,所有人的得救已被上帝独裁性的决定而注定了,那么还需要传福音干什么呢?传道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呢? 对于这些问题,接受预定论的人就含糊地说圣经中有以下的记载,“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固然上帝愿意万人得救,但是作为人类的我们, 有可能会因自己选择罪恶和自私的决定而失去救恩.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一谬论发展了“虽过着有罪的生活,但仍能得救”的异端.相信一个谬道就会导致接受另一个谬道.对于接受这些谬道的基督徒来说,得救与 战胜罪之间没有了任何关联,敬虔的基督徒生活也不再有什么意义了.结果会主张,就算是基督徒们重生又住在耶稣基督大能里面,也绝不会得胜罪恶.但这些谬道 只不过是以奥古斯丁所认为上帝没有给人选择的自由这一异端观点为根据,发展而来的妄想而已.为了使自己罪恶的经历合理化而建立的神学
奥古斯丁主张说性(sex)是原罪.他的这种主张是为了使自己的罪合理化.他有一个私生子,因此他成了非法的父亲,这件事情暴露了他的私生活是不圣洁的. 生活当中的这些弱点诱导他去寻找使自己罪恶的生活合理化的神学上的借口.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没能得胜罪恶的奥古斯丁,越来越把原罪论扩大到了其它领域.即, 出生时就是恶的,所以只能过有罪的生活.这种思想支配了他的神学.通过奥古斯丁的生活可以肯定一点,无论哪位牧师或神学家,都不能超越自己所经历的来发展 自己的讲道或神学.
奥古斯丁没有意识到肉体与灵之间存在的可怕斗争.他没有领悟到灵可以战胜肉体的事情.他也没有认识到当基督徒看到上帝大爱时,心中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即重 生的经历.没有意识到对于心灵得以重生的基督徒来说,得胜罪恶是非常自然的结果.没有经历战胜罪恶之经验的奥古斯丁,未曾有过真正的重生之经验的他,按照 自己有罪的经历来发展了自己的神学.
奥古斯丁把人一出生就被遗传而来的堕落的本性本身算为罪,因此对他来说罪是绝不能战胜的.对于罪的定义,他把我们出生时所遗传下来的堕落的本性也说成是 罪.但并不能说我们出生时堕落的状态就是罪.而是说从心里和行为上违背上帝的诫命,不顺从上帝的话语,拒绝圣灵对我们心灵所说微小的声音,却决定选择那不 道德的事情,这才是罪.因此要完全将自己的心献给上帝,不断获得圣灵的能力而生活,这样的基督徒就能过着战胜罪恶、征服罪恶的顺从的生活.这是通过圣灵的 引导和教导,作出义的选择和义的决定.
第一个矛盾
但是没有理解到得胜罪之经验的奥古斯丁,每当想到取了肉身降生到世上来、过得胜生涯的基督时,就会陷入到矛盾[进退两难的难题]当中.因为取了与自己同样 肉身的耶稣过了得胜的生活,但奥古斯丁的生活却没有得胜的经历.“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启3:21)所以奥古斯丁发展了一个偏执的理论,基督取了与人全然不同的肉身出生.但是圣经中却明确地说明了基督取了肉身即道成肉身的内容.请看以下的 经文.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 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For verily he took not on him the nature of angels; but he took on him the seed of Abraham.[KJV]诚然他并非取了天使的本性,乃是取了亚伯拉罕后裔的本性.)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 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2:14-18)基督不是取了天使的肉体,而是通过马利亚,承受了亚伯 拉罕的血肉之体而出生的.
奥古斯丁推翻了圣经中有关基督取了堕落人类的肉体而出生的道成肉身的道理,提出了“无沾成胎学说”,这个学说奠定了天主教会走向深深的黑暗的基础.奥古斯 丁为了维护基督道成肉身的身体与我们人类的身体完全不同的主张,必须要使基督的母亲也成为毫无堕落之本性的完全圣洁的状态.
以这种教导为基础,教会逐渐把无沾成胎的主张教理化,即圣灵将马利亚的身体变化为完全的状态下才感孕了婴儿耶稣.因为马利亚的身体是毫无瑕疵的状态,所以 基督的肉体是在完全圣洁的状态下出生的,也就丝毫没有人性的软弱.这样的理论被传开了.但是,使徒约翰将基督道成肉身的真理作为了判断灵的基础.“凡灵认 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就是出于上帝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上帝的灵来.”(约一4:2)在圣经中谈到的“肉身”一贯有着同样的意义,那就是意味着拥有道 德性的软弱本性的身体.
第二个矛盾
虽然奥古斯丁提出了耶稣是以非同人类的完全的肉身来到世上的奇怪理论,但是他又陷入到了另一个矛盾[进退两难的难题]当中.由于奥古斯丁的这种理论,基督 与人类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遥远.他将基督的肉体高举在了比人类肉体更高的位置上,基督就变成了没有经历过人所经历的试探与诱惑的一位.因为按照奥古斯丁的 观点来看,基督的生活与我们人类受着试探和诱惑的生活完全不同.而这种结论引人进入了另一个致命性的结论当中,那就是人决不能战胜罪.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由于奥古斯丁的这种理论,基督在一切事上再也不能成为人类的模范,结果就失去了作为人类中保者的地位.于是教会就选出了基督以外的另一个中保者.
教会为了在神学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就只能选出一个不仅与人同样受诱惑、也会屈服于诱惑而犯罪的中保者.尽管圣经说“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 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教会还是将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作为人类的中保者,介绍给了教友.后来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发展,结果设 立了许多圣人(saints),并让主教和神父担当中保者的职务,使他们从信徒那里接受罪的告白,使他们成为在上帝面前做中保的人.教会为了弥补以奥古斯 丁错误的神学思想为基础的教理上的缺点,不得不一步一步地更加从谬道走向谬道.按照所谓原罪使人与永远的生命分割了的教会信条,怀孕的那一瞬间婴儿就被定 罪为永远的灭亡.
从谬道到谬道
但是这种理论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友们所问的“怎样才能脱离对原罪的罪责感?”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制定出来的仪式就是“洗礼(永洗),通过这样 的仪式就能从原罪的定罪当中解脱出来.”对教会指导者们的这种答案又有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不受洗礼(永洗)的人,命运将会如何呢?”对这个问题的 回答是令人非常吃惊的.“不受洗礼(永洗)的人将会被咒诅,投进永远燃烧着的地狱之火中.”请大家想一想,对于还未受洗礼(永洗)就死去之婴儿的父母来 说,这种答案实在是太沉重的打击了.因为中世纪婴儿死亡率非常的高.自己的孩子在永远不灭的地狱之火中始终受着痛苦,那些虔诚而又无知的基督徒父母们想象 着这样的场面,这种苦恼实在是难以忍受的!
所以教会就务必立即制定出一个能安抚教友们这种苦恼的解决方法.因此“炼狱”和“地狱的边境(Limbo)”这种奇怪的学说也被发明出来了.炼狱既不是天 堂,也不是地狱,而是相当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方.地狱的边境既不像天堂,也没有像炼狱或地狱那样燃烧的痛苦.为了安慰教友们的心,教会就努力把这种炼狱 和地狱的边境介绍给他们.
但是教会的这般对策并没能安慰那些失去婴儿之父母们伤痛的心.因此教会终于决定要制定出“婴儿洗礼”这样的仪式.极度痛苦的母亲们在分娩中即将去世,神父 们就洒水在她们的腹部,并且声称孩子和母亲都能进入天国,这种洗礼完全满足了教友们的要求.就是照这种形式,一位神学家的错误思想从谬道发展到了另一个谬 道,结果这些谬道被纳入到了教会的正式教理当中.
尽管中世纪的两位神学家阿奎奈和阿贝拉,在一段时间淡化了奥古斯丁的理论,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虽然十六世纪初兴起了伟大的宗教改革运动,也有改革家们对抗 了教会的腐败和谬道,但仍不足以连根拔起千年以来深深扎根的谬道根源.虽然展开了对抗旧教的改正教运动,但是奥古斯丁的理论甚至进入到了改正教会的中心, 也深深地扎下了根.
路得死后,他的同事梅兰克吞引导路得会远离了预定论,但是建立长老会的约翰加尔文和约翰诺克斯却接受了预定论.后来卫理公会的创始者约翰卫斯理拒绝了预定论,也指正了“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教导为谬道,但现今基督教会当中却充满了这样的教导.
自私而又没重生的人的本性不但喜欢这些谬道,也会倾向于拒绝圣经中的明确真理.因此奥古斯丁和他的追随者们所建立的虚假教理,却成了一般教会普遍接纳的正 统教条……现今教派所拥有的意义几乎都消失了.当然,比自己是属于哪个教派更重要的是,要确认自己是真正正确地信靠上帝的真理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