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民族习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8:16:30
朝鲜的民族习俗

朝鲜的民族习俗
朝鲜的民族习俗

朝鲜的民族习俗
民族舞蹈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会”.伽椰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都是受人喜爱的传统歌舞节目. 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袅娜,如仙鹤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刚劲跌岩,活泼潇洒,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农乐舞: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 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巫舞:对整个朝鲜民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在巫舞中,有“神游舞”、“请神舞”、“送神舞”、“娱神舞”、“逐鬼舞”等种类.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袭舞”两大类,有多种表演形式,如,纸钱舞、神剑舞、花舞、扇舞、铃舞等. 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朝鲜族,历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公元386~534年)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女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两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鲜族特有的节奏、含而不露的内在情绪、曲线性的律动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随着队形的不断变化,舞者将手中的扇具可组合成丰富多样的图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给人以欢快、热烈而跃动的情绪感受.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快乐,以及现代人的欢快情绪等,都是扁鼓表现的内容.扁鼓舞不仅能表现朝鲜族妇女细腻的内在感情,还可以表现男性爽朗乐观的性格特征. 剑舞: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剑舞的音乐基本上以“打铃”节奏的曲调贯串始终,并与剑声相谐.
  民族歌曲
  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朝鲜族民间盛行歌舞,群众能歌善舞,音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歌词朴实淳厚,曲调优美丰富,情绪热烈欢快, 结构完整匀称.以《道拉基》、《嘱嘿呀》等民歌最为著名.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长白之歌》、独唱《闺女之歌》.
  民族乐器
  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长鼓:打击乐器,亦称“扙鼓”.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朝鲜族地区.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细筚篥(xì bì lì):朝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短萧:朝鲜族吹奏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形制如汉族洞箫,短细,长约35厘米,传统短萧,上端开一吹孔,管身开五个按音孔,可吹奏五声音阶的曲调.解放后改革的短萧,开七个按音孔,有的加键,并在吹孔与按音孔间加镶铜插口,可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
  朝鲜族人民热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的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荡秋千和跳板是妇女最喜爱的娱乐和体育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从乡到村一般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一般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即组织踢足球.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女子足球队.每逢节、假日,常举办以足球为中心的多种体育比赛.由于足球运动普及,延边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 跳板: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朝鲜族聚居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加者多为女子,比赛进行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它有“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在跷跷板两端各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判定胜负.“表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势进行评分.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受到妇女们的喜爱,并经常进行该项目的比赛.比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方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标,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测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多少决定胜负. 摔跤: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摔跤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 跆拳道
  手云集,争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铁连极:朝鲜族武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舞动起来双手握棍,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 顶瓮竞走: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在劳动之余举行,参加者均为女子.比赛开始前,参加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出发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一百米或二百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和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民族刺绣
  朝鲜族刺绣反映了朝鲜族妇女美好、细腻的生活感情,是民族美好的一种工艺表现形式.朝鲜族妇女自古以来创造并发展了自己固有的刺绣技法,到了今天,它的形式和技法更加完美了.刺绣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以艺术欣赏为主的手工刺绣品,另一种是装饰生活环境的机绣品.手工刺绣亦称绘画刺绣,主要描绘美丽的自然风景、人物、动物、植物等现实.手工刺绣以多样化的形式、材料和多种刺绣技法装饰的刺绣作品,都反映着刺绣家们苦心思索和探求,创造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势力.机绣是用机器在白地上用色线绣各种花纹的刺绣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