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啊杨姓来源,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5:31:49
快啊杨姓来源,急~~~~

快啊杨姓来源,急~~~~
快啊
杨姓来源,急~~~~

快啊杨姓来源,急~~~~
杨姓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6.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杨姓也是第六大姓.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约占当地人口1%.
  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但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音同阳).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云:“周武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国为氏.”建立了杨国.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 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 (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 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 字叔向,又称叔肸,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杨姓一开始在陕西,河南一带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迁入福建,并于元朝迁入广东.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华阴,修武,河内, 扶风,梅县等.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 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5、以封地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于.周灭唐 (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地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叔虞(又 称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临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 叔虞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叔虞的后裔有封于杨者.杨,在今山西 洪洞东南.春秋时灭于晋国,成了晋国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于杨 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6、为五胡十六国时氐族姓氏.据《晋书》云 ; 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 甘肃仇池山 ).
  7、出自「扬」姓.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
  杨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姬姓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黄帝说起.
  1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24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4妃,生25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 16人而已;已得姓者14人,为12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110岁,传子玄嚣.
  2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螺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84年崩,寿100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3世,娇极:玄嚣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4世,帝喾:娇极子,名夋(qūn).生而祥灵,年15,佐颛顼帝受封于辛.年30,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女原),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14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70年崩,年105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5世,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螈,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
  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螈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檠玺立.
  6世,檠玺: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7世,叔望:檠玺子,袭父职,务稼穑.
  8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9世,鞠: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10世,公刘:鞠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
  11世,庆节:公刘子,国于豳.庆节卒,子皇朴立.
  12世,皇朴:庆节子,嗣位豳国.
  13世,弗差:皇朴子,嗣位豳国.
  14世,毁喻:弗差子,嗣位豳国.
  15世,公非:毁喻子,嗣位豳国.
  16世,辟方:公非子,嗣位豳国.
  17世,高圉:辟方子,嗣位豳国.
  18世,侯侔:高圉子,嗣位豳国.
  19世,亚圉:侯侔子,嗣位豳国.
  20世,云都:亚圉子,嗣位豳国.
  21世,太公:云都子,嗣位豳国.
  22世,组绀:太公子,嗣位豳国.
  23世,诸益:组绀子,嗣位豳国.
  24世,公叔祖:诸(幸攵皿)子,嗣位豳国.
  25世,古公直父:公叔祖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王季.
  26世,季历:古公三子,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王季卒,葬鄂县之南山,寿98岁.子昌立,是为西伯文王.
  27世,文王昌:季历子,母曰太任.太任之性,诚一端庄,维德之行.及其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而生文王.王生而圣瑞.及长,受殷纣命,为诸侯领袖,得专征伐,称西伯.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以此士多归之,诸侯响之,天下三分有其二.以服事,即位50年,被囚羡里,后6年自歧下,迁都于丰邑,7年而崩,寿97岁,谥为文王.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今陕西省咸阳西北18里处,有周文王陵).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28世,武王发:文王太子.商纣五十三年(前1122年),西伯(文王)崩,太子发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爽、毕公高之徒皆左右.武王率修文王绪业.时纣王无道,武王以姜尚为师,遂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孟津,诸侯咸会,陈师牧野.商纣闻武王来,亦发兵70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帅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太公卒,驰于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心.武王亟人,纣师皆倒兵,不战以归,武王驰之,纣兵皆岸畔.纣走,登鹿台自焚而死.于是诸侯尊武王为天子.十有九年十月,王有疾,后崩,寿93岁.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太子诵立,是为成王.
  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
  周灭唐(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其世系为: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 (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5岁,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
  配姒氏,生于周成王二十五年辛酉(前108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不详)诰封贞静夫人.葬同夫山.生二子:伯沃、仲沃.仲沃,官拜中卿大夫,配政氏,生子唐.
  2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丙申(前1045年)三
  月初三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五月十四日,寿92岁,谥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配胥氏,生于周康王二十六年己亥(前1042年)六月初六日卯时,寿89岁,诰封专肃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庚.
  3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四月二十日丑时,卒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54年)十月十六日卯时,寿68岁,谥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配贲氏,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六月十一日卯时,卒于前953年四月初八日酉时,寿76岁.葬同夫山.生子三:文、宜、亭.直,为邑宰,配郗(胥)氏,生子五:元始、元发、重邑、应春(青)、常五;亭,官中都宰,配胥氏,生子三:统伯(阮伯)、耀高(叔蒿)、谓明.
  4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正月初八日酉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年丙午(前913年)正月十六日戌时,寿86岁,谥清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
  配山氏,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三月初十日子时,卒于周孝王二十三年己丑(前930年)二月初二日亥时,寿69岁,谥端庄夫人.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生子昭成.
  5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元年甲辰(前974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一年丁巳(前901年)六月初十日卯时,寿73岁,谥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
  配宣氏,生于周恭王七年乙巳(前967年)五月十一日寅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四年庚午(前882年)四月二十五日丑时,寿85岁,谥敬德夫人.葬同夫山.生子四:辛、康、京、襄.辛,配向氏,生子六:冉、沈(游)、杭(慨)、载(栽)、骞、颜;京,配万氏,生子二:羡明、羡光;襄,官太傅,配华氏,诰封紫阁夫人,生子四:丰、礼、鳌、鲁.
  6世,杨康:生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46年)九月十四日午时,官周王朝卿士大臣.卒于周夷王三十三年己巳(前 882年)十二月二十日未时,寿64岁,谥威烈.葬古塘坳牛形,庚山甲向.
  配柳氏,生于周懿王五年己未(前952年)六月初十日亥时,卒于周夷王三十六年壬申(前889年)正月二十日戌时,寿 73岁,封慈德夫人.葬同夫山.嗣祀子绍甲.
  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说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
  源于春秋晋太傅杨(月八十)说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羊舌辖有铜(革是)、杨氏、平阳三邑.突生职,职生赤,(月八十)、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月八十),字叔向,又称叔(月八十),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东南),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
  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其后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又据《广韵》、 《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一带),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
  二、赐姓转姓
  1.因功赐姓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代杨义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2.从其养主
  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候,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一带的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为飞龙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被晋愍帝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代杨思(日助),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日助)是唐玄宗时期人,从史籍看,那时这种转姓现象尚不很多.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唐僖宗时,杨复光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弘农
  郡公,而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正是杨姓最显赫的郡望.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养子,遂转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时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3.改姓
  在中国革命史上,屡有这样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
  中共党员杨靖远,满族人,原姓赵.1938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元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
  中共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1936年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原姓马名尚德.
  4.回归旧姓
  有的杨姓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姓.如杨老令公——杨业身上.杨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斌贝)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攻北汉,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继业.于是继业归宋,复姓杨氏,只名业.”杨业归宋复姓.
  贵州台江巫脚乡的苗族杨姓.过去,有一户姓杨的迁到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欧姓聚居区,这位杨姓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姓.解放后,他的儿子也改姓杨.
  三、少数民族杨姓
  白族杨氏 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代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杨干贞,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白族,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南诏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1927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因为暴虐,被杀,在位8年.元代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杨鼐,白族,云南大理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人.明弘治二年(土489年)举人,任黄州府(治在今湖北黄冈县)通判,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称他为长者.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
  后面还有很多内容,请您看下面百度百科中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33159.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