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10:5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的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的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第一线上的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责任可能比其他学科的教师的责任更为重大,在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不仅需要教师在晨会班会上进行系统教育,同样,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章最易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课本之中,减少正面的“大道理”说教,而将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谈谈我的做法.一、在导入语中渗透 每一次教学新课,由教师精心设计的生动有趣又巧妙的导语,能 使学生马上集中起注意,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开个好头.同时,也可根据课文的特点,把传统美德渗透其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二、精心选择适当的“激情点”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点是感情,针对语文课文来说,每一篇都有它蕴含的感情,只是由于学生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欠缺,不易发现而已,于是做教师的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三、用语文课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 语文课不单是几篇课文的讲授,它更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这二者工作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而这兴趣的来源,就是找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谈论.2001 年7 月13 日中国申奥成功,这是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在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敏锐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激烈的辩论情绪高昂的演讲,去感染在座的其他同学,让他们因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因骄傲而去振兴祖国.四、在学文中渗透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理解课文,又要充分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教学《骄傲的大公鸡》这一课时,我请同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表现公鸡骄傲的语句来,然后通过对句子的朗读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公鸡是非常骄傲的.我又提问:与孔雀相比,小蜜蜂,小青蛙怎么样呢?找 出有关语句.通过比较,让公鸡的骄傲自大与小蜜蜂,小青蛙的谦虚礼貌形成鲜明对比.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谦虚礼貌的传统美德教育,在行动上对学生提出要求.另外,很多课文是通过记事来写人,在这些人物身上集中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受到人物崇高理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如《吃墨水》一课,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信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在教学中,我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难点处的讲解,重点处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周恩来勤奋学习的精神,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学生在具体、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下,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熏陶.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诗、词、曲的朗读上,目的是教师根据每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选择曲子,使学生在朗读上有更深的体会.五、在小结时渗透 在小结时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最常用最普通的一种方法.每学完一篇课文,总是要把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整理出来,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如《丑小鸭》中团结互助教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这些都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除此以外,我还抓住语文教学的其他活动进行渗透.在指导造句练习中,我选择思想性较强的句子作为例句,深化思想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另外在作文指导中,我也恰当地提炼出思想内容,对学生教育,让学生把中华传统美德铭刻在心.在我们大力进 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这次改革中的地位,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发动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广泛、自觉、热情地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当作工作的重心,使肩负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他们,成为把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那么传统美德教育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