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34:57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00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

全部展开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收起

大历三年(768),携家人南下湖南投亲访友,至大历五年,在湖湘大地浪迹近两年,登临衡山,歌咏衡州,后死于耒阳方田驿,葬于耒阳县治北郊耒江左畔洞阳观之西(今耒阳市一中校园内)。期间写下100首(一说99首)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诗篇,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湖湘地区的真实社会生活,而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一位千古诗人的鲜明形象。...

全部展开

大历三年(768),携家人南下湖南投亲访友,至大历五年,在湖湘大地浪迹近两年,登临衡山,歌咏衡州,后死于耒阳方田驿,葬于耒阳县治北郊耒江左畔洞阳观之西(今耒阳市一中校园内)。期间写下100首(一说99首)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诗篇,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湖湘地区的真实社会生活,而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一位千古诗人的鲜明形象。

收起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

全部展开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收起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 甫(Du Fu)
大历三年(768),携家人南下湖南投亲访友,至大历五年,在湖湘大地浪迹近两年,登临衡山,歌咏衡州,后死于耒阳方田驿,葬于耒阳县治北郊耒江左畔洞阳观之西...

全部展开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 甫(Du Fu)
大历三年(768),携家人南下湖南投亲访友,至大历五年,在湖湘大地浪迹近两年,登临衡山,歌咏衡州,后死于耒阳方田驿,葬于耒阳县治北郊耒江左畔洞阳观之西(今耒阳市一中校园内)。期间写下100首(一说99首)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诗篇,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湖湘地区的真实社会生活,而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一位千古诗人的鲜明形象。
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收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

全部展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基础上辟有杜甫公园。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