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成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0:51:09
四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成就

四大文明古国的巨大成就
【古代中国】
  一、远古时代
  元谋人 云南元谋 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猿人 距今约70~20万年.评价:1,用天然火;2,制造工具.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评价:1,人工取火;2,进入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约7000年 母系氏族.评价:1,使用陶器,食物剩余;2,栽种水稻.
  半坡氏族 陕西西安半坡村.评价:1,工具先进(新石器时代);2,种聚;3,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山东省大汶口 距今约4000、5000年.评价:1,人类社会进入父系;2,贫富分化.
  黄帝、炎帝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黄帝、炎帝部落联盟——华夏族主干.“炎黄子孙”
  蔡伦 105年 改进造纸术 朝鲜、日本、阿拉伯—非洲、欧洲.
  《九章算术》代数、几何.
  地动仪 张衡——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华佗 “麻沸散”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五禽戏”
  司马迁 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 《史记》:黄帝至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间的史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佛教 西汉末年(公元前后1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 主张修身养性,炼丹制药,得道成仙.
  祖冲之 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 数学专著《缀术》
  贾思勰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范缜 《神灭论》唯物主义.
  王羲之 《兰亭序》“书圣”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顾恺之 东晋画家 《洛神赋图》
  陶渊明 淘潜 《桃花源诗集》
  雕版印刷术 868 唐《金刚经》
  僧一行 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
  孙思邈 “药王”《千金方》
  吴道子 “吴带当风”“画圣”《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 价值:莫高窟是我国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唐末火药用在军事上 北宋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火药、火器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对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起了一定作用.
  沈括 北宋“十二气历”,800多年后,英国才有类似历法.《梦溪笔谈》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最北—西伯利亚,最南—西沙群岛.
  司马光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编年史 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宋词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元曲 关汉卿
  《清明上河图》北宋东京忭河
  李时珍 《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在世界药物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政全书》明 徐光启
  《天工开物》明末清初 宋应星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黄宗羲 明末清初 尖锐的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顾炎武 主张学以致用
  王夫之 唯物主义.
  【古代埃及】
  (Egypt)
  古埃及 最初的文明(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前期)
  一、埃及文明的发生
  自然环境和居民 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到前王朝Ⅱ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又称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从这时的墓葬情况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阶级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画墓,用砖坯砌成,在墓墙上有绘画,其内容是有关战争(水陆战)的场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学者们认为可能是国王)生前的某些活动.从格伯林发现的一块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也反映了阶级分化的情况.这块纺织品上画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划桨,还有一人端坐于其上,此人显系贵族.在蝎王权标头上,国王头戴象征王权的白冠(以鹰为其标志)、腰系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这时留下来的象牙板上有被捆着双手的战俘的形象,这些战俘将沦为奴隶.在蝎王权标头上,还有奴隶劳动的情景.此权标头上的旗帜上吊着的田凫,学者们认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号.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文字,不过还很原始.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阶级的形成,在埃及出现了国家.这时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称这种小国家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表示一块灌溉渠道交织的土地.在当时的埃及,这样的小国家有若干个.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符号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墙围护起来,成为一个要塞.反映这个时期存在战争的雕刻和绘画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画墓中的水陆战图外,还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调色板等.这时,王权已经形成,象蝎王权标头上的蝎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脑,又是军事首领,并兼任祭司长,主持祭祀,领导农业,兴修水利.不过,这时埃及国家刚刚形成,贵族的势力必定还很强大,国王的权力大概还要受到贵族的约束,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
  二、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古王国时期包括第3—6王朝,时间约为公元前2686—2181年,建都于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开始于此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于此时期,所以,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古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隶制经济得到重大发展的时期.国家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水利灌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的修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后代在埃及种植的所有主要作物(如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等),在古王国时期都已种植.在农具方面,奴隶主的经济中使用了由两头牛牵引的重犁,这比用简单的木犁耕地要先进得多.从贵族墓中的画里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总的来说还很原始,但因尼罗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淤泥十分肥沃,粮食产量仍可供养古王国时期庞大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和广大的手工业者.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古王国时期的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个贵族墓中所画的一幅市场上以物易物的情景可以为证.这时留下的一分买卖房屋的契约也是这种情况的例证.手工业者的工资都以实物支付,如油、面包、蔬菜、衣物等,偶尔也付给铜,但不是作为货币,而是如同其他实物一样,这在许多贵族墓中的铭文里皆有提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家或国王常常派出商队到国外去.这种对外贸易往往是同对外掠夺相结合的. 在古王国时期的经济中,王室经济、神庙经济、官僚贵族奴隶主的经济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说是占了支配地位.它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拥有极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他们的经济中,既包括了农业,也包括了手工业、畜牧业、渔业、园艺业等部分,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他们很少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物品,同市场绝少联系.古王国时期的土地占有情况大致如下:国家(包括诺姆)占有的土地、国王占有的土地、神庙占有的土地、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等.关于小生产者或农村公社的情况,没有直接资料说明.生活于第3—4王朝之交的大官梅腾墓铭文讲到他从“尼苏提乌”(“国王的人们”)那里,用酬金获得200斯塔特耕地(1斯塔特等于2375平方米),人们推测这些尼苏提乌或许是小生产者或公社成员,但因缺乏更多资料,还不能说出什么肯定的意见.
  国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古王国时期,国王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和代表.国王之下有一宰相(现代埃及学家借用阿拉伯语称之为维西尔),主持日常政务,主管行政、司法、经济和宗教事务,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但决策权并不在维西尔手中,而是在国王手中.军权也不在维西尔手中.维西尔是由国王任命的,其他高级官吏也是如此.这些官吏都对国王负责,并对国王的宠惠感恩戴德.
  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不仅直接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财富,而且还控制了国家的土地、灌溉系统和对外贸易,一切战利品也都归国王.《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国王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并把土地赠给贵族的情况.国王们甚至可动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给自己、给自己的亲属修建金字塔.朕即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就是将全国财政置于国王的控制之下.
  国王对军队的控制:古王国时期有一支相对来说是强大的军队,这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主要物质力量.这支军队既用之于对内镇压和统治,也用之于对外征战.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战时国王常常御驾亲征,有时虽派人率军远征,也要经常向国王报告情况,或向国王请示.军队大概由常备军和临时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备军.战时临时征召部队,在《大臣乌尼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国王对司法权力的控制:古代埃及没有法典之类的法律文献传世,虽然在一些资料中提到有法律纸卷、法律皮卷之类,但现代的人们从未见过.在古代埃及,国王的话就是法律.国王可颁布相当于法律的敕令,涉及古王国末期神庙经济的若干敕令保留了下来.古代埃及有两种法庭:世俗法庭和神庙法庭.世俗法庭由维西尔担任最高法官,一般的重大案件由他审理.但国王可插手司法审判,他可越过维西尔自行任命法官审理一些案件,《大臣乌尼传》中就说到国王任命乌尼为法官审理内宫的秘密案件.神庙法庭一般只处理一些不很重要的民事纠纷.
  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不仅表现在国王个人直接控制国家的主要权力,还表现在王室家族控制朝政,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员.第4王朝时,维西尔一职多为王子担任,即使到第5—6王朝时,也有王子担任维西尔的.在萨卡拉地方的第5—6王朝时的6个王子墓中,就有一位担任过维西尔;有两人担任过王室事务监督和军队司令官的职务.在古王国末期,王权削弱,地方贵族势力抬头,有的地方贵族担任了维西尔,如第6王朝时一个名叫扎乌的维西尔,原来就是个地方贵族.不过扎乌之所以能担任维西尔之职,可能与他的两个姐妹成了王后有关.
  国王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在古代埃及,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仆.臣民见了国王只能吻他脚前的尘土,一位驸马被允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第5—6王朝时的一些官吏(如乌尼等人)的铭文中反映的对国王奴颜婢膝的态度,充分说明了当时君臣关系的性质.不过,梅腾墓铭文中反映的第3—4王朝之交的官吏与国王的关系似乎并非如此,第5—6王朝时的亨库和伊比等人的铭文似乎表明地方贵族与国王的关系也并非如此.可能,象乌尼这样的人,是国王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因此,他们对国王的态度同地方贵族有很大的区别.
  王权被进一步神化:君主专制利用神权以强化王权、强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第4王朝哈佛拉国王的一个雕像,就是由荷鲁斯展开双翅保护着他的头.那时的国王还有一个荷鲁斯名(王衔名).但是,在古王国时期,对太阳神拉的崇拜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第5王朝占了上风.据魏斯特卡尔纸草说,第5王朝头三个国王都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后代.从第3王朝时起,国王的名字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的是太阳照耀的区域,也是表示国王受到太阳神的保护.古王国时期,许多国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为了得到神权势力的支持,古王国时期的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神化王权既是王权本身的要求,也是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王权的神化也意味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神化.因此,它也为奴隶主阶级所容忍.为此,古代埃及奴隶主豢养了整整一个祭司集团.
  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就成了现在仍可见到的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它高61.2米,底边东西长123.3米,南北长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庙,整个建筑群则用围墙围了起来.第4王朝第一个国王斯涅弗鲁时,建造了三个金字塔.他的第一座金字塔在麦杜门,原为一个层级金字塔.后来将各层阶梯填平,成为一个角锥体的金字塔;其后,他又命人在达淑尔为其建造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但由于设计上的误差,建到一半时发现角度太大,不得不改变角度,从而成了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称弯曲形金字塔.对此,斯涅弗鲁当然不满意,于是他又命人在达淑尔建造了另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可以说,斯涅弗鲁时期是从层级金字塔向真正角锥体金字塔转变的时期.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国王(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奥普斯)时修建的,其建筑师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地址被选在孟斐斯附近的尼罗河西岸的基泽.该金字塔高146.5米,每边边长约为230米.据说该金字塔用了约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重约2.5吨.墓室原建在塔底,后又在塔内的中部建了墓室.此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面离地面13米处,呈三角形,从而使塔身的重量均匀地散开,不致将通道口压垮.
  据希罗多德说,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年的时间,头10年是修筑运石头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后20年用于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万人.
  在胡夫的金字塔旁,还有该王朝的哈佛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夫林)和孟卡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麦凯林努斯)两个国王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不远处有该国王的一个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0米左右,长50米左右,用一整块石头雕成,据说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进入天国门户的守护者.
  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80座,起自第3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岩墓的形式).它们分布于孟斐斯附近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专制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无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势力来维护其统治.
  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第6王朝国王培比二世的长期统治(据说他六岁登基为王,活了一百多岁)后,古王国的统一局面终于不能维持,君主专制也不复存在.第7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混乱局面.据曼涅托残篇23所记,第7王朝的70个王只统治了70天(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同时并立,而非互相承袭的);而据其残篇24,则为5个国王统治了75天.残篇记载的混乱和分歧反映了当时实际局面的混乱.从第7王朝起,埃实已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
  由于统一局面的不复存
  【古代印度】
  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
  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神游文明古国——印度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在喧闹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们都向往返璞归真.而印度传统音乐的基础正是“自然”.它歌颂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四季的旋律都在传统曲调“拉格”中得到体现——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虽然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但其实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
  现在,这种传统的舞蹈在一股复古的潮流中再度兴起.不过,古时候的Natyam一般是独舞,而现在群舞更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在动听的音乐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独舞更胜一筹.时至今日,Natyam更发展成一套讲究技术的艺术体系.
  天竺之魂——印度古国青铜雕像展
  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造像达到鼎盛时期.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古代巴比伦】
  古巴比伦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王后而建的.
  之后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整个中世纪野蛮的欧洲.
  689BC,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605BC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后来,神庙祭师集团当权,终于在538BC,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
  古巴比伦的悲哀!
  每年春天,高原地区的积雪融化,这两条河就在美索不达米亚泛滥成灾.特别是下游一带,地势低凹,几乎全被淹没.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巴比伦神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形:一位巴比伦国王的祖先梦见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诉他,洪水就要淹没大地,来惩罚人类的罪恶.因为他一向对神十分虔诚,所以神要搭救他.这个人听从神的吩咐,造了一只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还带了几只动物和一些种子.没过多久,乌云布满天空,黑暗笼罩了大地,狂风暴雨袭来,滔滔洪水淹没了一切生命,只有那只方舟在茫茫无边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风住了,河水平静下来.这时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动物放出方舟,将种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开始了.人类许多民族的神话都受到巴比伦这个古老传说的影响.西方著名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从这个传说演变来的:一个叫挪亚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只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过了水灾.当洪水退落的时候,诺亚放出一只乌鸦,可乌鸦飞出后就再也没回来.后来,诺亚又放出一只鸽子.不久,鸽子衔着一片新拧下的橄榄叶子飞回来,使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去,万物又恢复了生命.后来,西方人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伦的迦勒底人联合东边的米堤亚人进攻亚达.他们手执带血的长矛和盾牌冲进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杀,甚至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亚述最后一代国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宫殿一起被烧成灰烬.从此,这个庞大帝国连同它的首都就从地面上消失了.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