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03:46
暗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暗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暗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暗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暗香:指清幽的香气.“暗香盈袖|暗 香浮动月黄昏.” 此词与《疏影》为咏梅之作.姜夔钟情于梅花,曾多次吟咏.而此二词则为最工,时人张炎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词源》)近人郑文焯更誉之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郑校白石道人歌曲》).《暗香》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总体上写得朦胧飘忽,留有余地.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目前,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全词不断在过去、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暗香,戴靖(湖南湘阴人)的笔名和网名.
  编辑本段词牌
  暗香 姜夔自度“仙吕宫”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后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例用入声韵部.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
  定格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例词
  暗香 姜夔 (南宋) 辛亥①之冬,余载雪诣石湖②.止既月③,授简④索句,且征新声⑤,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⑥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⑦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⑧、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⑨易泣.红萼⑩无言耿⑾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⑿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④简:纸. 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⑥工妓:乐工、歌妓.隶习:学习. ⑦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⑧但怪得:惊异. ⑨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⑩红萼:指梅花. ⑾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⑿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赏析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江西波阳)人.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继承了周邦彦的衣钵,在格律、辞藻等方面下功夫,故能自度曲,音节皆婉,进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发展了宋词,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姜词与周邦彦齐名,人称“周姜”.其词在南宋声望极高,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工,姜尧章氏最为杰出”.其词大多为游记以及咏物之作,抒发的情感也多为身世的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叹,如《暗香》、《疏影》;也有少数表现了对国事的忧患,如《扬州慢》. 姜夔
  其词讲究用字,善于渲染气氛.然而,最能代表他词作特色的是前人所说的“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 南宋张炎在《词源》称“词要清空,不要自视,.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即情感上主要表现高洁的士大夫情怀,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侧重于空灵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暗香》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此词作是作者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时写的,同时还写了《疏影》.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他的作品没过多的历史价值,实际上只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词上片写月中赏梅.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在月光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着重色调与氛围的感受,多了一层朦胧. “旧时”把读者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同时也含有一种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毕竟“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写月下赏梅,通过“月、梅、笛、人”和谐统一的立体意境,体现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算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的次数以及词人的兴趣之高.“算”不仅是对往事的回忆,而且带有对“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续写赏梅清兴.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但“清寒”中显得意境幽冷.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 “与”,“共”之义,清兴之外,尚有一丝韵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由回忆转入现时, “而今”照应“旧时”,物是而人非.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从对梅的感受强烈到对梅的花期淡漠,只有梅香袭来方知觉.“但怪得”是惆怅,自己老了,梅花依旧送香来,平静的心因梅花的冷香而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词人将梅与竹相连,以竹的雅洁衬托梅花.“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 “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相比,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忽然宕开,将已逼到近前的梅花推远,梅花变相,忽变作另一梅花,代表所苦恋已远离的女子.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不仅强调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寞.“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 虽然“翠樽、红萼”色彩明丽,但凄冷的环境中却体现了一种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回忆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压住,也暗含词人心情的沉重.红妆素裹,雪压梅花的清影倒映在碧水中而清影满湖,“寒碧”与上片呼应,使词始终在一种幽冷的环境之中.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从回忆转入现实,“片片”连用,突出一种凋零感以及词人对梅落过程的关注、关情.“也”带有词人轻轻地叹息. “又”与“算几番”共同体现时间过得久,以及词人思念之深. 此词将咏梅与思人交融,句句不离梅花,用梅花寄托怀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赏梅与下片的雪中赏梅融汇在幽冷的环境和词人感情的范围之中.今昔对比,精神骤现,“清空中”有意趣,使物性、人情与境共生,使得整篇词幽韵冷香,挹之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