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5:16:4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族精神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为民族精神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讲究协谐和合,讲究日新变通.但贯穿中华民族众多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方面,人们牢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思想观念,培育和形成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见利忘义、权钱交易滋长,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淡漠等.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民族精神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越要重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要做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内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和时代的统一体.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相促进的.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是对我国积极汇入经济全球化的反映,即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坚持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一意义上讲,时代精神蕴含在民族精神之中,两者是统一的.
  民族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又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和丰富的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精神表现为中华儿女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不怕牺牲,抗击外敌,百折不挠,努力实现民族解放,其间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建设和改革年代,民族精神表现为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乐于奉献,勇于探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间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
  培育民族精神要在历史传承中提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成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有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使命感,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全民富强的整体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气节观,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奋斗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严以律己、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崇高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当然,从传统中汲取合理成分,不是照搬照抄,决不能盲目地颂古、好古、信古,而是要植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条件下加以批判吸收,即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作出是非、善恶、美丑的理性识别,分清精华与糟粕、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取精华,去糟粕.
  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我们应重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本民族发展.
  当今世界,一味地固守、封闭是行不通的,必须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具有吸收其他文化中优秀成分为我所用的勇气,具有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超越自我的自觉意识.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比较,反思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把握不同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思考文化共性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启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富于创造和善于学习的民族,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才能使中华民族精神找到更多的发展契机,从而使中华民族富有生机、蓬勃向上.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提升民族精神.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要充分发挥出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作用,要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共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深刻领会这些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通过继承、弘扬和发展独特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面对当前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十分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