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龙吟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意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1:26:32
苏轼的水龙吟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意境?

苏轼的水龙吟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意境?
苏轼的水龙吟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意境?

苏轼的水龙吟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意境?
苏轼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一:
  这首咏物词,以物拟人,写得缠绵悱恻,构思精妙,笔力卓绝.这是苏词婉约风格的代表作.词中细腻地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情状,也借杨花自花自落的寂寞传递出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赏析二:
  苏轼之词以豪放为风格,然而苏词也有不少细腻婉约之作,本词便是一篇极为情致细腻的惜花词章.本篇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上片惜杨花之飘坠,下片抒发哀悼杨花委尘之悲恨,表现了思妇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物与神的境界,词中自出新意,风神绵邈,情韵俱佳,为咏物妙作.全词用拟人化手法,亦物亦人,通过杨花随风飘转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绵绵的思妇形象.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起笔便不同凡响,用语精妙.“‘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咏他花”.“抛家傍路”三句转入拟人手法:“无情有思”引出下面几句的内容.“萦损柔肠”三句写“思”的状态,描写杨花轻盈臃仲似美人之眼欲睁又闭,想象奇妙无比,神采飞动.“梦随风万里”三句写“思”的内容,是万里寻夫.刚停而又被莺呼起.写尽杨花轻盈飘动而无定所的神韵.下片则愈出愈奇.先以落红隐衬杨花,说“不恨”只是由笔传情,实则“有恨”.“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所看到的是“一池萍碎”.词人认为这碎萍便是杨花化成,悖理而有情,更能显出对杨花的一往情深.接下去再深描一笔,点出杨花的归宿.那些漫天飞舞的杨花都在哪里去了呢?这就是有二成变成了尘土,一成变成绿萍.杨花已尽,春色已尽.煞拍再画龙点睛,“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情收束全词,干净利落而余味无穷.此词遗 取神,空灵婉转、精妙绝伦,压倒古今,为咏物词的极品.
  赏析三:
  这首词,一般以为作于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其时,作者与章质夫同仕汴京.
  题为“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次韵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不但要用原作的韵,而且次序也不能变.这就比和韵更难.弄得不好,往往以辞害意.所以许多大诗人、大词人都不多作.东坡这一次韵之作,一般以为比原作更好.这就不能不说与作者的才学有关了.
  词一起,便把描写对象放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非常高明的.“似花还似非花”,可说是形象地概括了这类咏物词的艺术规律.似花在形,似非花在神.很好地处理形与神的关系,这就是咏物词在艺术上的要求.正因其似而不似,所以一般人就不知道珍惜而任其飘坠了.“抛家”句,承“坠”字而来.一抛,似无情;一傍,却有思.“无情”而“有思”,也就是“似花还是非花”.杜甫《白丝行》句:“落絮游丝亦有情”;韩愈《晚春》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较之章作全袭韩意自为高妙.“萦损”三句,以拟人语组合成句,状其温婉娇美,“无情有思”而又有情思,是由神似而至人化的过渡.“梦随”三句,取意于唐人金昌绪诗《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实际是暗写一位女子的无限幽怨.寓伤感于飘逸,已不是“无情有思”而是“有情有思”了.
  换头而下,则从这个女子眼中写来.从“不恨”与“恨”之间见其深情远思.“此花飞尽”,一花之事也;“落红难缀”,一春之事也.杜甫《曲江》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整个春天即将过去,而所思之人尚未归来.其思念之切可想而知.“晓来”三句,进一层写落红不但“难缀”,且遗迹也将为朝雨洗净,只剩下一池破碎的浮萍.“春色”三句,紧承“晓来”三句而来,三分春色,全部付之尘土与流水.“且看欲尽”,“莫厌伤多”(杜甫《曲江》),真不禁心灰意冷了.歇拍用唐人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曾季 《艇斋诗话》以为“夺胎换骨”.词人之笔绕回到杨花身上,但它在离人眼中一点点都成了血泪.前面所谓“无人惜”者,似为花,实为人.而现在,则惜此花者,惟此离人;惜此离人者,亦惟此花,泪眼相看,情何能已!思何能已!故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以为歇拍“画龙点睛”,可谓别具兴眼.
  综观全词,沈谦《填词杂说》谓为“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这是就其艺术效果说词已不止于赋物,而充分表达了作者欲言之情.我们不能理解为艺术上可以把言情与赋物分离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问题在于如何处理物之形与神的关系,又如何处理之神与人之情的关系.刘熙载《艺概》以为起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于“不离不即”中求之,斯为探真之道.唐圭璋先生以为此词“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见《唐宋词简释》),则明确主张从貌与神的关系的处理中求之,较之刘氏之说更进了一步.当然,“遗貌取神”必先由貌 入神,也不能把貌与神分离乃至对立起来.唐先生又谓“全篇皆一惜字生发”,也极精当.由“无人惜”而至有人惜,乃是贯串全篇的基本脉络.
  赏析四
  咏物词的创作素以为难.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张、沈二人对咏物词所持观点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而如果咏物兼有和韵,则难度就更大了.而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元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作年一般认为是元佑二年(1087).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和朱祖谋《强村丛书》编年本《东坡乐府》均系于此年,此后基本为论家所采纳.因为此年苏轼与章质夫同官京城,且曾共在章府听弹琵琶;苏并有《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一词以纪其事,而此《水龙吟》词遂一并附录于此年.此说看似有理,实则不耐推敲.何则?盖苏轼此词乃和韵寄赠之作,若作于同官京师之时,则“寄”之一字便无从诠释了.苏轼在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故元佑二年之说颇存疑问.信中提到的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或许更为合适.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水龙吟》词中的伤春身世之感,也可以与苏轼的这一段被贬谪的经历更容易挂起钩来.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是和章质夫的《水龙吟》的同韵之作,虽然苏轼称章词“妙绝”,自己“本不敢继作”,继作之后,又嘱告对方“不以示人”,似并无机锋相摩之意.但后人还是往往将它们放在一起比勘品评,以决高下.因此在评说苏词之前,不妨先化一些笔墨来看看章词究竟.其传诵一时是浪得虚名还是确有身手,是须看过方能知晓的.章词全文如下: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质夫的词,《全宋词》共录两首,即有一首声名远度,殊属不易.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连首肯晁叔用以为质夫与东坡难以比肩的魏庆之,也不得不称说此数句“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这比泛泛的苏、章优劣论要有说服力得多.下阕虽牵涉人事,但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了人的情韵.朱弁《曲洧旧闻》卷五称它“命意用事,清丽可喜”,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从总体上,章质夫赋咏杨花,便真的在杨花的物态风神方面化足了功夫,因此就状物生动而言,章质夫是曾无半点愧色的.
  与章质夫的原唱相比,苏轼的和韵之作便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他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把传统的赋物境界和人格境界打通为一,“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谦《填词杂说》).但若要言及摹写杨花物态的精妙,则章质夫的地位仍难以动摇.苏轼只是在“使来者何以措词”的感叹之外,别开一新境界而已.有鉴于此,许昂霄《词综偶评》认为章、苏二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而王国维遽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似乎又只窥一端,未见其余,很难说是持平之论了.
  苏轼和韵的是一首当时已称诵的名作,如果再在状物方面费尽思索,恐怕也难以逾越原唱,所以只能别开生面,把杨花拔高一筹,使之渲染上更强烈的主观色彩,更多地显示出人的性情品格.因此在苏词中,杨花同人的情感贴得更近了,而且这种贴近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
  起句“似花还似非花”,就典型地体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意思.“似花”是“物物”,“还似非花”则已“不物于物”了.全词皆就此二端描画,故刘熙载说:“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艺概·词曲概》)“也无”两句续写“非花”之意.因为“非花”,所以无人对其坠落表示怜惜,任由它“抛家傍路”.这是宕开一层的写法,是欲扬先抑.“思量”两句则承“似花”而来,笔法与前陡转.花与人的情思往往有比较直接的对应关系,如杜甫诗云:“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一般都是由花生情,由情到花的.故起句六字,用力颇足,涵盖到后面数句的文意.“萦损”三句是总写,兼及“似花”“非花”两方面.一方面传神地写出了柳絮翻飞的迷人姿态;另一方面用“萦损柔肠”四字,既写出了杨花对柳树的缱绻之情,又隐约写出了闺中女子因思念郁结、天气倦人而娇眼欲开还闭的神态,写物写人,浑不可分.歇拍三句化用了唐人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虚虚实实中遁入梦境,把闺妇的心思委婉说出,但同时又与柳絮的自然形态结合无垠.把柳絮的随风飘荡,乍去又回,欲坠仍起,写得十分形象.
  过片从杨花想到落花,又是宕开一层的写法.因为杨花“非花”,所以“不恨此花飞尽”;但杨花飞尽的季节却是春天将逝的季节.西园繁花落尽,如同杨花一样无可挽回了,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因而既一再说杨花不关我情,而写情之句又皆从杨花生出,不黏不脱之境,仿佛可见.接下笔法又转.从对春天的怜惜转而对杨花心生关怀,将自己对杨花貌似冷漠的心态直接揭穿.“晓来”三句自问自答,是借用了杨花化萍的传说.姚宽从植物生态的角度,认为苏轼引用传说,不免有误.他在《西溪丛话》中说:“杨、柳二种,杨树叶短,柳树叶长.花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今絮中有小青子,著水泥沙滩上即生小青芽,乃柳之苗也.东坡谓絮化为浮萍,误矣.”姚宽的分析颇具科学意味,似不容不信.但苏轼此处只是借以言情,也不宜胶柱鼓瑟,以科学来代替诗情.苏轼为人既随意适性,他能就黄冈之赤壁而引发诗情喷涌之《念奴娇》(大江东去),虽与赤壁之战的故地了不相涉,但何妨其成为千古名作呢?故在诗词鉴赏领域,审美的感知有时比科学的考证,是要更为契合诗人的初衷的.
  “春色三分”三句是假设之辞,但假想得超凡脱俗,让人拍案称奇.这种将春色数量分化的写作方法,苏轼曾多次使用,如《临江仙》之“三分春色一分愁”,《雨中花》之“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等,都可看出他一贯的思维定势.当然从渊源上而言,也许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才是此类写法的更早的源头.煞拍三句呼应上阕“萦损柔肠”之意,是点题之句.杨花之漫天飞舞,恰如游子与思妇的眼泪,纷纷扬扬,无穷无尽.也只有游子和思妇,才会在这纷飞的泪水中苦度年华.语意沉痛,振动全篇,将全文的情感收束得异常饱满.
  苏轼写杨花是用情感驱动的,所以它给人的印象不仅在于描摹对象的形神兼备,更在于随着对象的起转变化而引发的情感变化.在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中,将全词写得空灵飘忽,是苏轼豪放之外沾溉于传统的另外一种风格.朱弁《曲洧旧闻》引晁叔用的话说:“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东坡作词虽不十分措意,但这一首因系次韵,所以用足了才力.不仅音律精细,情感幽约,而且紧著题目,融化不涩,堪称是咏物之正法眼藏
  赏析五
  这是一首咏物词.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
  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章质夫《水龙吟》云: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王国维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