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等于几小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13:54:41
一更等于几小时?

一更等于几小时?
一更等于几小时?

一更等于几小时?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刻.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每一时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逖┮谷氩讨荨罚骸耙拱胙┯薄?逯脸窍隆γ┲埂问保呕怠!薄盾饺芈ニ托两ァ罚骸昂炅谷胛猓矫魉涂统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十二时辰和现代时段对照表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 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现代时段23时24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24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23时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逖┮谷氩讨荨罚骸八墓模≈脸窍拢抟蝗酥摺!薄兜翘┥郊恰罚骸拔焐昊蓿骞模胱域W展弁ぁ!薄队肫奘椤罚骸靶廖慈履盍顾墓模舛词质椤!又将一更分为五点,古代的1点合现代24分钟.例如古代人说的“三更二点”,就是指夜间11时48分.往时北京紫禁城中有更鼓楼,黄昏后鼓楼鸣钟108声然后起更.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也建有鼓楼,每夜有更夫根据鼓楼上指示的时间打更报时,可说是保存旧习的表现.古人还将一昼夜等分为100刻,一刻合现在的14分24秒.古语中的“顷刻”、“少顷”,均指很短的时间.思考题:“刻”的由来?“小时“的由来?15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说不上来了.原来古代是用漏壶来计时的.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二十四小时等于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几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既然有“小时”,又有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是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人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所以是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