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具体区别,本质区别,局限性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3:19:00
“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具体区别,本质区别,局限性等。

“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具体区别,本质区别,局限性等。
“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
具体区别,本质区别,局限性等。

“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分别具体区别,本质区别,局限性等。
儒学在宋明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一是二程朱熹的理学.二是阳明的心学.两者都大量的结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来补充儒家体系.
他们都尝试解答了一些先秦儒家伦理所欠缺的问题: 我为何要做圣人?我如何做圣人?
如嘉林兄所说:二程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绝对不是否定人欲,而是对不符合天理之人欲的“灭”.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阳明对朱熹的批判不是在这方面,而是对“格物致知”四个字的不同理解.
朱熹二程的 格物致知,是外向的.格物至知,是明了天理的过程,这和我们现代所宣扬的格物致知同理(康德 理性为自身立法),但朱程的“知”的落脚点还是在儒家伦理道德层面,和现代所弘扬的科学求知的精神在哲学意义上虽然都属于经验论,但前者是求善而后者则是求真的.
阳明不认可朱熹的 格物致知.阳明曾经按照程朱理学的法子去研究后院竹子之理,研究了很久很久,最终没有个结果,还把自己身体搞坏了.吾生有崖而知无涯 有崖随无涯 殆已! 所以阳明自此转向,格物的方向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心即理.我心即宇宙之心.(康德 知性为自然立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即格物.
前两句先验论,后两句经验论.非常完美的伦理学体系自此构建.
明朝后期的道德沦丧和心学自身毫无关系. 再好的东西 为不肖之人利用,也会变味,成佛入魔 只在一心!
此外我以为阳明的心学大大超越康德思想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根基是 心的直觉体验,这样阳明心学视野下的真善美浑然一体,而康德的真善美体系则被理想和感性所割裂.所以才有了后来 尼采极力推崇的酒神精神,可惜收效有限.理学和感性的割裂这是西方文化难以逃脱的天刑!
顾炎武说心学有禅的倾向是完全正确的,但由此来批判阳明心学不务实则是完全错误的.禅宗思想自从六祖之后,就开始向中国传统思想靠拢,由思向行!禅 某种意义上和 庄子的思想境界非常吻合. 心学在日本成为了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石,同时也为武士道精神所大量借鉴,怎么会不务实呢? 顾炎武先生一朝被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别说人家没有用,只怪自己不会用罢了!
阳明心学的起点虽然自心而起,但落脚点始终是入世的儒家.这就是它知行合一的道理.
程朱理学:我要当圣人,是因为我所了解的道理要求我当圣人.
阳明心学:我要当圣人,是因为我的本心想当圣人.这是真正的大修行.

呵呵,理学的是三纲五常的那些封建礼仪,也就是“君让臣死臣不的不死,父让子亡子不的不亡;夫妻、夫为重,子、长子为先,等”心学的我就不是很懂,你可以百度下。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其基本观点包括: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

全部展开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其基本观点包括: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至明朝,王阳明在儒学的基础上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