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少奇的书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3:50:06
有关刘少奇的书有哪些?

有关刘少奇的书有哪些?
有关刘少奇的书有哪些?

有关刘少奇的书有哪些?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建树了卓著的功勋.1980年以来国内共出版有关刘少奇的图书约200种,其中既有权威部门出版的刘少奇的著作,也有对刘少奇的生平和思想进行研究的专著.下面,本文就近三十年来刘少奇图书的出版情况作一探析.
  一、刘少奇本人著作的出版情况
  刘少奇本人的著作主要是指选集、专题文集、文稿、论述摘编、讲话单行本等.刘少奇是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留下几百万字的理论著述.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出版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后改名为《论党》)等著作的单行本.为适应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史的需要,中共中央编辑的《六大以来》和《整风文献》,也收入了刘少奇有关党的建设、白区工作和抗日游击战争的著述.新中国成立前后,经刘少奇本人校阅修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再版,并于60年代、80年代多次重印.1960年,毛泽东曾建议编辑出版刘少奇的选集,中央书记处对此作出了决定.但由于历史的曲折,这项工作中断了.1980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彻底平反的正式决议.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刘少奇追悼大会.国内对刘少奇的研究大致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刘少奇选集》是最早出版的刘少奇著作集.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刘少奇选集》上卷,1985年12月又出版了《刘少奇选集》下卷.上卷为刘少奇建国前的重要著作,反映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忠诚奋斗的光辉业绩,记录了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下卷为建国以后的重要著作,反映了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本实践活动和理论贡献.这两卷所收的76篇著作中有47篇从未公开发表过,填补了许多史料方面的空白,对研究和宣传刘少奇具有重要意义.
  从1987年开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有关部门合作,先后编辑出版了《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刘少奇论工人运动》、《刘少奇论党的建设》、《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刘少奇论教育》、《刘少奇论林业》等6本专题文集.其中,《刘少奇论合作社经济》收入了刘少奇自1948年9月至1957年4月有关合作社经济的重要著作30篇,不仅对研究他的经济思想很有意义,对探讨当时我国供销合作社体制的改革以及农村经济改革也很有启发.《刘少奇论工人运动》收集了刘少奇自1923年至1964年论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著作共57篇,是研究刘少奇工人运动思想的重要资料集.《刘少奇论党的建设》收入1936年到1962年期间的重要著作47篇,是迄今为止收入刘少奇有关党的建设的论著最齐全的一本文集.《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收入了刘少奇1948年至1965年期间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文稿69篇,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刘少奇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思想和实践活动.《刘少奇论教育》收入刘少奇1926年至1965年关于教育的著作64篇,有助于人们系统学习刘少奇的教育思想.《刘少奇论林业》收入刘少奇1949年至1965年间关于林业问题的著作39篇,是他林业建设思想的集中反映,对新时期我国林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专题文集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归纳整理了刘少奇的有关论述,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学习和研究刘少奇的思想提供了便利.
  2005年4月和2008年1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央档案馆合编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一至四册)和《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五至七册),收录了刘少奇从1949年7月至1955年12月间的文稿共4000件(包括以注释形式公布的文稿),总字数为260万字,其中绝大多数篇目为首次公开发表.这些文稿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工会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在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大历史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刘少奇在探索新中国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思考.该文献集的出版对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恢复时期和过渡时期刘少奇的思想和业绩有重要帮助.
  这些选集、文集、文稿收入的讲话、报告、文章、电报、书信等,是刘少奇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贡献的真实记录,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是研究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出发点和初步基础.
  二、刘少奇研究图书的出版情况
  对刘少奇的生平和思想进行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历史有重要意义.由于“文革”以前刘少奇从来不愿意宣传他自己,再加上“文革”中大量的错误宣传,使得人们对于刘少奇的革命斗争事迹和思想了解很少.国内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基本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至八十年代末,第二个阶段是九十年代初至1998年,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以后.
  (一)
  第一个阶段的研究,是随着刘少奇冤案的平反而开始起步的.1980年前后,报刊上发表的大量文章,一是阐述了为刘少奇公开平反的重大意义;二是为当年曾经遭到大加挞伐的“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辩诬;三是揭露了林彪、康生、江青、谢富治一伙人制造冤案和迫害刘少奇的卑鄙手段及其种种罪行.而在图书领域出版的一些刘少奇研究著作,也带有拨乱反正、澄清历史是非的性质.
  这一阶段较早出版的生平研究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著的《刘少奇与安源工人运动》和辽宁社会科学院编著的《少奇同志在满洲省委》,分别介绍了刘少奇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和在满洲省委工作的情况,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刘爱琴著的《女儿的怀念――回忆父亲刘少奇》一书从女儿的角度简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刘少奇,展现了刘少奇信仰坚定、忧国为民的高尚品德.
  刘少奇的党建理论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1980年出版的第一本刘少奇思想研究著作就是《学习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而较早对刘少奇的思想理论、革命实践、生平事迹、精神风貌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全面探讨的专著是1988年出版的陈君聪的《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和王爱玲等主编的《刘少奇的思想概述》.陈君聪、曹宏遂著的《刘少奇工运思想研究》则是较早研究刘少奇工人运动思想的专著.
  这一阶段,将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文章结集而成的图书也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资料.如《回忆少奇同志》收入张爱萍等的6篇回忆文章.《缅怀刘少奇》收集了刘少奇的战友和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4l篇.另外,《红旗飘飘――回忆少奇同志文章专辑》、《怀念刘少奇同志》、《驰骋中原――回忆刘少奇同志在华中》等图书不仅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学术价值,为研究刘少奇生平和思想提供了观点和史实两方面的依据.
  这一阶段还出版了两本论文集:《〈刘少奇选集〉下卷学习研究文集》和《刘少奇研究论文集》.前者汇集了参加《刘少奇选集》下卷编辑工作的同志在编辑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文献档案材料运用较丰富;后者收入纪念刘少奇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36篇文章.这两本论文集收入的文章涉及到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研究状况.
  一些大众化的图书如画册、普及性读物的出版,扩展了社会了解刘少奇的渠道.80年代出版的有份量的画册有两本,一本是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的画册《纪念刘少奇》,另一本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通讯社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后者收入照片360幅,其中包括民主革命时期和“文革”中的珍贵照片.画册后还附两万余字的生平年表,具有人物传记功能.还出版了《刘少奇的故事》等普及性读物,展现了刘少奇的光辉形象,帮助青少年了解刘少奇的伟大业绩.
  利用电视媒体对刘少奇进行宣传是这一阶段一开始就注意的问题.80年代摄制并播出的《刘少奇在东北》、《刘少奇在武汉》、《刘少奇在安源》、《刘少奇家乡行》,是最早把刘少奇形象搬上屏幕的电视剧,通过电视形象推倒了“文革”中强加在刘少奇头上的“叛徒、内奸、工贼”三顶帽子.1988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文献纪录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为纪念刘少奇诞辰90周年而拍摄.影片以刘少奇身处逆境时所说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为片名,翔实地记述了刘少奇为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也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刘少奇在“文革”中横遭迫害的悲剧.这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在当时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也促进了刘少奇研究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出版的图书,对于洗刷“文革”中泼在刘少奇身上的污泥浊水、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及当时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用领袖人物的精神风范来教育影响群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时期,刘少奇研究经过摸索和积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发展,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即1998年前后,出现了一个高潮.仅1998年出版的研究、宣传刘少奇的图书就有30多种,是近三十年来最多的一年.
  这一阶段的图书出版情况有以下几点:
  1、生平研究方面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标志性事件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刘少奇年谱》和《刘少奇传》的出版.《刘少奇年谱》于1996年9月出版,全书89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记述时间从1898年至1945年,下卷记述时间从1946年至1969年.《刘少奇传》于1998年10月出版,全书76万字,分上、下两册.这两本著作融资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传记性于一体,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材料为依据,准确、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刘少奇的生平事迹、革命实践、思想发展和理论贡献,是了解、研究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披露的大量史料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长期从事刘少奇研究工作的专家以扎实的史料为依托出版了几部专著,如黄峥的《刘少奇一生》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刘少奇经历、活动、思想和业绩的传记,在《刘少奇传》出版之前起到了普及的作用.而老同志和刘少奇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性著作为我们从侧面了解刘少奇提供了可能,如邓力群著的《我为少奇同志说些话》和刘少奇的机要秘书刘振德著的《我为少奇当秘书》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刘少奇的一些事情.刘少奇的亲属所撰写的图书也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如刘爱琴著的《我的父亲刘少奇》回忆了刘少奇坎坷的一生,包括父女相逢,刘少奇的日常生活,林彪、江青、康生等一伙人迫害刘少奇致死的过程等,内容比较丰富.
  这一阶段还有一些生平研究著作值得关注,如黄祖琳的《刘少奇青少年时代》、张步真著的《渴望真话:刘少奇在1961》、中共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辑的《刘少奇风云岁月》、黄峥的《刘少奇冤案始末》、张文和、李义凡著的《走近刘少奇》、柏福临等主编的《一代公仆刘少奇》等.
  刘少奇一生转战南北,他曾经活动过的地方如安徽、山东、河南、天津等省市党史研究部门把刘少奇研究和地方党史结合起来,出版了《刘少奇在皖东》、《刘少奇在天津》、《刘少奇主持中原局》、《刘少奇在山东》、《情系中原:刘少奇在河南》、《刘少奇在上海》、《刘少奇在江西》等,这些图书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资料性.
  另外,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七十年奋斗与思考》,胡乔木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等书中某些章节记述了刘少奇的实践活动和理论贡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文献档案,进一步澄清和明确了与刘少奇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2、思想研究方面发展比较迅速,在多个领域都有了专著.
  (1)出版了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专著――王世谊的《刘少奇党建思想研究》.本书全面地对刘少奇在党的建设方面的主要思想理论作了研究和阐发,并辟专章从6个方面对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党建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刘少奇党建思想在毛泽东建党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还有几部著作对刘少奇的党建思想进行了探索.
  (2)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阶段,学术界开始研究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以及刘少奇和毛泽东的关系.1993年出版的金春明的《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还通过对毛、刘思想的比较,论述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分歧与是非,并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1998年唐振南等人合著的《刘少奇与毛泽东》以文献史实为依据,记述与分析相结合,阐述了毛泽东与刘少奇的革命实践、理论、思想关系,考察了他们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特点、规律认识上的异同,是关于刘少奇和毛泽东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
  (3)在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贡献中,最富有特色的贡献之一是他的白区工作理论.1991年出版的陈绍畴、滕文藻等编著的《白区斗争纪实》对刘少奇关于白区斗争的实践、策略思想、理论形成做了清晰、明确、概括的阐述,是研究刘少奇白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较早出版的一部论著.之后,又出版了璞玉霍、徐爽迷的《党的白区斗争史话》、陈绍畴著的《刘少奇在白区》等专著.其中,《刘少奇在白区》系统论述了刘少奇在白区的斗争实践活动和思想理论贡献,是研究刘少奇白区工作较为权威的一部纪实性力作.
  (4)在刘少奇的理论贡献中,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也比较突出.这一阶段出版了邬正洪等合著的《刘少奇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吴东华等主编的《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孙保定等主编的《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都对刘少奇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行了探讨.
  (5)在这一阶段,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993年出版了两本研究刘少奇哲学思想的专著――吴月堂等主编的《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和商孝才著的《刘少奇哲学思想研究》,这两本书都对刘少奇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特色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术界开始研究刘少奇的经济思想.魏兴的《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阐述和研究了刘少奇经济思想的特点、方法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等.而刘少奇纪念馆等编的《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收录了刘少奇经济思想研讨会上的领导讲话及论文49篇,这些论文分别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国民经济调整、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刘少奇的经济思想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以上领域外,还有一些学者出版专著研究刘少奇的伦理思想、统战思想等,这就使得刘少奇研究向全面展开.
  这一阶段出版的数本论文集和研究文集集合了学者的研究文章,反映了当时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吕星斗主编的《刘少奇和他的事业》、《刘少奇与新中国建设》、《刘少奇研究述评》、《历史伟人刘少奇――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论文集》、《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等.
  3、在宣传普及读物方面,这一阶段出版了中央档案馆编辑的《刘少奇手迹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新华通讯社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刘少奇》.前者是中央档案馆从珍藏的刘少奇大量手稿中选出的,共收入他1939年至1965年的手迹127件.后者是从新华社新闻摄影部和中国照片档案馆等单位以及王光美珍藏的近万幅照片中精选出600多幅照片编辑而成的,是当时反映刘少奇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最全面、收照片数量最多的一本画册.
  这一阶段有关刘少奇的影视作品成果丰硕.1992年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刘少奇的四十四天》是一部较有深度和份量的影片,曾获得多个奖项.而1998年是表现刘少奇的电影电视摄制播出最多的一年.主要有:专题纪录电视片4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2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10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与新中国》,北京电视台10集纪录片《走近少奇》,河南电视台5集专题片《缅怀刘少奇》.电视剧3部:中央电视台11集连续剧《少奇同志》(获电视剧金鹰奖),天津电视台4集连续剧《刘少奇1949年在天津》,总政话剧团两集连续剧《草地之光》.电影两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获最佳纪录片奖),长春电影制片厂《少奇专列》.还有一部杭州唐人视听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制作的多媒体只读光盘《刘少奇》.这些影视作品配合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宣传刘少奇的丰功伟绩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比80年代起步阶段从广度上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出版的专著涉及刘少奇生平各个时期以及各个领域的思想理论.但研究著作多集中于民主革命时期,对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三)
  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以来,学术界对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向全面和纵深方向发展,研究内容涵盖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
  这一阶段出版的比较有份量的著作包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和10月先后出版的《王光美访谈录》和《我与少奇》以口述资料和回忆文章的形式,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其中不少内容是研究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的珍贵史料.这两本书因为可读性强而广受读者欢迎,社会反响不错.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主编的《刘少奇自述》则收集了刘少奇本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自述,对刘少奇研究者而言是一部值得参考的口述史资料.王光美、刘源等著的《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则对刘少奇参与领导的一些历史事件提出自己新的看法,值得关注.王双梅著的《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全面介绍了刘少奇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贡献和军事活动,深入探讨了刘少奇为抗日战争胜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黄峥主编的《话说刘少奇:知情者访谈录》、朱元石的《刘少奇的非常之路》、朱永红的《刘少奇之路:一个伟人的奋斗与命运》、王双梅等主编的《刘少奇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鲁彤等著的《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董一冰的《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黄祖琳著的《刘少奇家世》等都是刘少奇诞辰百周年后出版的有价值的刘少奇研究著作.
  而这一阶段出版的郭德宏的《四清运动实录》、张素华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罗平汉的《“文革”前夜的中国》等著作中有不少篇幅提及刘少奇,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1998年以来,共召开了八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出版了5本论文集:《刘少奇与新中国》、《刘少奇军事思想研究(论文集)》、《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论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刘少奇与中共八大》,有力地推动了刘少奇研究的深入发展.
  这一阶段出版了三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画册、画传.新华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刘少奇画册》收入刘少奇照片197幅,全书分前言、风采、生平、亲情、怀念、刘少奇生平大事年表几部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刘少奇画传》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精心选择了700余张图片和众多的档案、手稿、报刊等,配以17万多字的文字说明,反映了刘少奇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建立的卓著功勋,以及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央文献出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刘少奇军事画传》则选用了不少文献资料和刘少奇的手迹,还选用了700余幅历史照片,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立的丰功伟绩.
  近几年的影视作品有2008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摄制的8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刘少奇与新中国》,2008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河南亚龙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12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刘少奇故事》等等.这些作品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之际上映,配合图书市场掀起了研究和宣传刘少奇的小高潮.
  总的来说,1998年以来学术界对刘少奇的研究热情不减,取得了一定成绩.比较明显的是军事思想研究有了进展,出版了一本论文集和一本画册,弥补了一直以来的空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着对刘少奇的文艺思想、新闻思想进行探讨,发表了一些文章但还没出版专著.另外,这一阶段普及性读物较少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何把刘少奇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宣传、教育的内容,以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学术界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此外,通过研究挖掘刘少奇的精神遗产,回答人们的疑问,多搞一些社会上比较关心的课题(如刘少奇冤案的教训等)也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研究和宣传刘少奇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理论界在刘少奇本人著作的编辑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对刘少奇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与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贡献以及他在党和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相比,做得还很不够.胡锦涛在2008年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对刘少奇的革命一生、思想建树以及品格风范作了高度评价,为我们如何搞好刘少奇的生平思想研究,包括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都有重要的启示,必将进一步推动刘少奇研究继续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