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种类、特点、实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4:41:49
对联的种类、特点、实例.

对联的种类、特点、实例.
对联的种类、特点、实例.

对联的种类、特点、实例.
分类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种类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编辑本段
  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编辑本段
  创作方法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个个个个 诗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编辑本段
  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编辑本段
  习俗
  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编辑本段
  联眼
  “联眼”指在联句中对意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联眼在联句中可能是一个单独的字,也可能是一个词组,或复合词组.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首创“联眼”单词,并在“在天联评”中首次采用[1].
  编辑本段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花甲串对
  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编辑本段
  经典举例
  【古代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休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上联:暑鼠凉梁,笔璧描猫暑鼠惊竟沿檐,撞桩斯死,老猫食尸.
  原对:缺!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今宵消夏.
  下联:明晌赏花.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做边幅,捉蝙蝠,蝙蝠撞边幅, 贬负蝙蝠.
  原对:古对: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今联: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削发又犯法.
  下联:出家却带枷.
  此联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画庙庙画妙化庙.
  下联:名园园名圆明园.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此联为【明】王洪所对,为绝代佳句.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此联相传为【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因为它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全联皆是古代人名.为:夏大禹:【夏】王名;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姬旦:【周】武王之弟,西伯候姬昌的第四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周公;杜甫、刘禹锡:【唐】诗人;子莫、颜回:孔子的弟子.因难度太大,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汉初】《易》学大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联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进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对,原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地来往,谐音:上菜厨师烩鲤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下联:是时肆市始失史诗,仕识世失时势,实似石狮,誓蚀.
  上联:狗啃河上骨
  下联:水漂东坡诗
  此联为一日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看见一条狗在啃河岸上的骨头,东坡出此上联,谐音:狗啃和尚骨.佛印立刻把东坡写的诗丢进水里,对此下联,谐音:水漂东坡尸.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扬子江头渡杨子.
  下联:焦山洞里住椒山.
  此联为【明】杨继盛(字椒山)题镇江焦山联.
  上联:空中一朵白莲花,风捧奉佛.
  下联:峡里几枝黄栗树,月远怨猿.
  上联:玉澜堂,玉兰蕾茂方逾栏,欲拦余览.
  下联:清宴舫,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
  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
  风景对联: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上联:洞内依然旧景
  下联:窗外已是新春
  横批:苦尽甘来
  【趣味对联】
  谐趣联用途广泛.它或褒扬、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现撷取一二:
  1.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穿上了青天褂,时人不齿,作无情对讽之曰:“四品青天褂,六味地黄丸.”
  2.近人何颜生,清末任甘肃布政使时,有留学归来一唐姓翰林在给他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何即以一联嘲讽:“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3.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4.拆字联:闲(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5.拆字联: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6.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7.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8.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即兴所对.
  9.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10.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则徐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