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3:58:23
受众心理,是什么意思?

受众心理,是什么意思?
受众心理,是什么意思?

受众心理,是什么意思?
受众——从靶心到中心(希望对你有用)
新闻观念的革新总是与新闻实践密切相连的.在这些变化中受众观念的变革十分突出.中国新闻媒介越来越重视受众、贴近受众.但是,如何看待受众观念的变革,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受众中心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研究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必然替代以传者为中心的观念,其理由是“这种观念转变符合世界范围内传播观念发展的规律,是现代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这种转变开辟了中国新闻改革的一条稳妥可靠的道路”.本文试图以史实的手法描述新时期受众观念在我国的逐步演变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为市场经济下受众观念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一、受众观念的历史演变
1、受众观念的理论依据
所谓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自大众传播学成为一门科学以来,谁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出发,先后提出了“枪弹论”、“强效果论”等理论,其实质就是把受众看作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很明显,在这些理论中传者是居于中心地位的.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
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除此之外,德国学者伊丽莎白·纽曼提出“沉默的螺旋”受众模式与理论,从而在新闻理论界确立了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在实践上,西方新闻界也经历了一个漠视受众到重视受众的转变过程,甚至一度把受众中心论发挥到了极端,如黄色新闻的泛滥.西方新闻界先后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进行限制和革除.无可置疑的是,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已经牢牢确立了.西方新闻的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2、 我国受众观念的演变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后,受众中心论正式被新闻理论界提出,并引起争议,然而,受众中心论仍然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与市场中的大众媒介互为指导.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这次调查规模大、统计规范、权威性强,调查结果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使得受众观念、理论得以建立并强化,受众研究组织相继问世.更为关键的是“受众”这一概念从此深为广大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而与受众相关的概念是广告市场、发行量大小、收视率高低、潜在的读者市场等概念.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受众的研究有了专门的组织.20多年来,许多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受众调查,1995年后,社会上的调查公司渐渐多了起来,受众调查的深度、广度都有所突破.根据受众的反馈,媒体不断寻求新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以满足受众多种层次的需求.随着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媒体的竞争加剧,如何将受众市场这块蛋糕做大成为大家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可见受众中心论已经渗入大至国家小至地区的各个传播媒介.
二、受众观念演变的原因
1、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①从新闻传播的构成因素看.传者和受者是新闻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受众借新闻媒介发布的新闻获得信息,以此认识世界、适应世界.而新闻媒介,因能满足受众获得信息需要,因能有益于社会与公众,因能受到受众的信赖、支持而获得生命与源泉,得以生存和发展.传播与接受构成这种流动的整体,应当说是新闻传播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
新闻传播是整个社会生活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人际传播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人际传播中极其重要的渠道,为此,新闻传播同样要遵循人际传播的一般规律,高度重视传播领域中传者与受众的关系,研究新闻报道和受众的关系,进而通过改进新闻报道来吸引、争取受众.
②从新闻传播的流通过程来看.新闻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一次传播过程的完成,当以从新闻信息源经过传播者到达接受者的传通为标志;传而不通是无效的传播.1948年,美国传播学学者哈德鲁·拉斯威尔提出著名的五个W传播模式中,其中的第一个W是Who,指传播者与“把关人”,在传播的活动中,传播者和“把关人”在挑选、过滤和放大传播内容过程中,固然起着主导作用,但“传”要有效,要能“通”,还必须顺利通过后面的三个W,Which channel 、Whom、 What,What effect,即渠道、受众和效果.
③从新闻传播的来源和效果来看,受众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首先,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一种信息源.没有公众,新闻传播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受众的积极参与为新闻传播提供富的新闻素材.新闻来源于生活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而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传播的潜在接受者,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新闻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资源作用.
其次,受众又是新闻信息实现的归宿.没有受众,传播就无法进行,就失去了对象和目的.新闻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情况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实现和实际效果的实现过程.
最后,新闻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新闻传播活动走向深入的唯一途径.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要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内容,并产生预期的效果.而现代新闻传播是双向的,新闻受众接受信息后必然会对其产生相应的反应:他们或赞成,或反对,或支持,或抵制……这些反馈的意见对新闻信息的再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新闻媒介的产业化属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新闻事业作为政治宣传部门历来重传轻经营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新闻媒介开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参与竞争.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促使新闻媒介走向产业化,新闻媒介产生了追求利益的内在冲动.受众是媒介潜在的消费群体,它成为新闻媒介研究调查的重要对象,原因不言而喻.
参考资料: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27331/node30269/userobject15ai193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