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罗布泊昔日的面貌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8:17:05
描写罗布泊昔日的面貌的文章

描写罗布泊昔日的面貌的文章
描写罗布泊昔日的面貌的文章

描写罗布泊昔日的面貌的文章
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
  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
  这一资料有助于我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作者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但是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的描绘,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