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3:58:27
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有哪些

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有哪些
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有哪些

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有哪些
三国时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兖州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夷陵之战.
其中著名的有
200年官渡之战 曹操 2万——袁绍10余万 歼7万余人
208年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周瑜 5万——曹操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21年夷陵(猇亭)之战 陆逊 5万——刘备 数十万 蜀国从此衰落
详细如下: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后来的魏武帝)统军在官渡(今中国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加紧准备抗击袁绍.东汉建安五年,曹操得以集结军队近2万人于官渡,待机与袁绍决战.
到了二月,袁绍率兵卒10万、骑兵万多人进军占领黎阳.曹操采纳谋士荀攸声东击西之计,假装要北渡.袁绍分兵西应,曹操挥师东袭,斩袁绍大将颜良,杀文丑,大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于是变分军进击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曹军决战.曹操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决战,主动退守官渡.袁绍一再拒绝部属分兵袭击都城许(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许昌东)的建议,企图等曹军粮尽败退,乘势攻歼.后来曹军缺粮,士卒疲惫,后方时有反叛,曹操相持不懈,顽强坚守,不久获得补给后,出奇兵袭烧袁军粮车,迫使袁绍分兵护运粮草.
袁绍再次拒绝分兵袭击许攸的建议.曹操冒用袁军旗号,诈称援兵,乘夜从小道焚烧袁绍的屯粮.天明,曹操知袁军救兵将至,督军奋战,大败袁军,共消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缴获全部军资.袁绍仅率800余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曹操利用袁绍恃强骄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后发制人,攻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统领军队在长江赤壁(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著名决战.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中国中部河南省南阳)挥师南下,想要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从而统一天下.
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当时荆州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中国中南部江西省九江西南)会见孙权,共谋抗曹.吴国的大将周瑜、鲁肃与诸葛亮等精辟分析局势,指出曹军兵力虽实有20余万,但有后方不稳、远道劳师、不服水土、短于水战等弱点可乘,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5万人沿长江西进,迎击曹军.曹军不善水战,又值疾疫流行,被孙刘联军阻击于赤壁.战斗力大减,初战受挫,被迫驻守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一带,隔江与联军对峙.曹操下令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假装投降,以出奇制胜.曹操自信稳操胜券,戒备松懈.黄盖选择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上的薪草,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延及岸上营寨,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向江陵,兵力折损大半,无力再战,退却而走.
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周瑜率军沿江进攻江陵,分别派遣部将甘宁绕道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孙权统领大军东征合肥(今属中国东南部安徽省).刘备领兵追至江陵后回师夏口(今武汉境),沿汉水向北进发以迂回到曹操军队的后方,并分兵抢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彝陵(猇亭)之战
三国时孙权与刘备因争夺荆州在彝陵(又作“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荆州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关系孙、刘双方的生存与发展.赤壁之战中,刘备轻易占领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孙吴一直耿耿于怀.建安二十一年(216),当刘备夺取益州后,孙、刘经过一番较量,暂时达成妥协:以江夏、长沙、桂阳归孙吴,而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然而,荆州之争并没有结束.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出兵攻取曹魏襄阳,进围樊城.时连日暴雨,汉水泛滥,曹军主将于禁所督七军尽被困没水中.关羽俘获于禁及曹军步骑兵3万,一时威震华夏.曹操为解樊城之围,许割江南地封孙权,令孙权攻击关羽后方.孙权原来就在图谋夺取荆州,遂派大将吕蒙智取南郡和荆州首府江陵,又击溃关羽军队,擒杀关羽父子.孙、刘关系至此完全破裂,终于酿成彝陵之战.蜀汉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不听大臣劝阻,也拒绝孙权的和议,发动对孙吴的大举进攻.蜀军先锋吴班、冯习率4万人攻破巫县(今湖北巴东),直进秭归(今湖北秭归).次年初,前军推进到彝陵,而刘备亦亲自率军深入吴境,立行营于猇亭(今湖北宜都北).蜀军从巫峡至彝陵,立屯数十,“树栅连营七百余里”(《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气势颇壮.面对蜀军攻势,孙权派名将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等,士卒5万,迎击蜀军.吴军开始处于劣势,当刘备一再派兵挑战时,陆逊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不出.有些将领竟以为陆逊胆怯畏敌,他也不为所动,严令坚守阵地,不准擅自出兵.从年初至六月,蜀军毫无进展,却逐渐暴露出弱点来.由于天气燥热,将士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戒备松懈.这时,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吴军士兵各持茅草一把,接近蜀营时,以茅草点火烧营.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蜀军仓皇逃窜,全线崩溃.将领张南、冯习战死.刘备仓促间逃上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六十里),陆逊领追兵四面攻击,蜀军死者万余人.当晚刘备乘夜色掩护逃遁,幸得驿站士卒焚烧军械铠甲阻断追兵,才逃回了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彝陵之战使蜀汉遭到惨重的失败,史称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刘备不听劝阻,凭感情用事,又不善用兵,彝陵之败,乃咎由自取.败归白帝城的第二年,刘备羞愧发病而死.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比较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对袁绍。袁绍因为用人不当输给了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对刘备、孙权联军。曹操因为不善水战输给孙刘两家,《三国演义》里这两场战役写得很经典。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彝陵(猇亭)之战 这都是的

好多啊

太多了,真的
牧野之战(商与周)
巨鹿之战(秦末时期)
垓下之战(楚与汉)
官渡之战(三国时期)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
淝水之战(南北朝时期)
鄱阳湖之战(明朝前期)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太多了!忽然能想起来的就这几个了!...

全部展开

太多了,真的
牧野之战(商与周)
巨鹿之战(秦末时期)
垓下之战(楚与汉)
官渡之战(三国时期)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
淝水之战(南北朝时期)
鄱阳湖之战(明朝前期)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太多了!忽然能想起来的就这几个了!

收起

首先楼主问的是三国时期的,像 ♂拧发条的鸟♂提到的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鄱阳湖之战都不是三国时期的,再者垓下之战汉军20万,楚军10万,怎么是以少胜多?再再者鄱阳湖之战发生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还没有登基,怎么说是明朝前期,应该是元朝末期才对。...

全部展开

首先楼主问的是三国时期的,像 ♂拧发条的鸟♂提到的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鄱阳湖之战都不是三国时期的,再者垓下之战汉军20万,楚军10万,怎么是以少胜多?再再者鄱阳湖之战发生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还没有登基,怎么说是明朝前期,应该是元朝末期才对。

收起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