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评价年龄我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2:17:15
解释评价年龄我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

解释评价年龄我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
解释评价年龄
我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

解释评价年龄我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
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主要通过比较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以便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及降低危险因素之后寿命可能增长的程度.
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不同的量值,评价结果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健康型
被评价者的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属于健康型.如实际年龄为47岁的被评价者,其评价年龄为43岁,说明个体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预期健康状况良好,亦即47岁的个体可能经历43岁年龄者的死亡历程.当然进一步降低危险因素并不是没有可能,但进展有限.
(二)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被评价者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值大,属于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例如个体的实际年龄41岁,评价年龄44岁,增长年龄36岁,这种类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说明危险因素平均水平较高.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较大,说明这些危险因素属自创性,通过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有可能延长预期寿命.
(三)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被评价者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但是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较小,属于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例如,个体实际年龄41岁,评价年龄47岁,增长年龄46岁,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为l岁.这种类型说明个体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生物遗传因素与既往及目前疾病史.通常不易于改变这些因素,因此,降低这类危险因素的可能性较小,延长寿命的余地不大.
(四)一般性危险型
一般性危险型是指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预期死亡过程相当于当地平均水平,因此,危险因素接近于轻微危害程度,降低危险因素的可能性有限,增长年龄和评价年龄接近.
除了对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降低的程度分析可能出现三种年龄之间的关系外,还可以对某一种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减少吸烟的危险因素,或控制超体重的危险因素,用同样方法计算增长年龄,从评价年龄之差值大小,说明某一种危险因素对个体预期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
危险因素对个体预期寿命影响的程度同样可以用改变危险因素后,危险因素降低程度来说明.如接受医生建议改变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总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可能降低52.2%,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能降低47%等等.
给你找段话自己理解一下吧.我不是学医的,不明白这些东西,不行就找本医学书查查.

还真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我这有篇小资料,可供参考。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

全部展开

还真不知道什么是“评价年龄”。我这有篇小资料,可供参考。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