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人爱国故事,再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不要废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2:23:27
求名人爱国故事,再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不要废话,

求名人爱国故事,再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不要废话,
求名人爱国故事,再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
不要废话,

求名人爱国故事,再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不要废话,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专门收集和展出美国空战英雄的事迹.但入选该馆的空战英雄,必须具有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绩,经该博物馆顾问委员会评选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战英雄(ACE)的头衔.顾问委员会则由现役和退役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军事专家、航空专家组成,其中还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国空军元帅,共120人.
在今年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四抗日空战大捷”的日子里,美国舆论界就陈瑞钿荣获空战英雄一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对其英雄事迹和坎坷人生进行了介绍.例如象美国的《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星岛日报》、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等.1998年8月14日版《国际日报》撰文称他是“中国战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一位空战英雄”;《世界日报》在刊登他在广东空军的戎装照时,称他是“中美共同的空战英雄”、“永远令人景仰”.这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华侨同胞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战功卓著1932年,年仅19岁的陈瑞钿怀着满腔热血,返回祖国.1937年“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他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四”空战.两天后,他驾驶美制“霍克”双翼战斗机,击落了日本的“三菱”轰炸机,首开了自己击落敌机的纪录.在1937年至1939年间,他共击落敌机六架,并协助僚机击落敌机三架.在空战中,他骁勇奋战,敢打敢冲,其座机曾三度被敌机击落,但都跳伞成功幸运生还.其中有一次,当他的座机被击中后,他奋不顾身驾机直冲敌机,将其撞毁.他自己则是在座机失去一个机翼的情况下成功跳伞生还的.另一次是在1939年秋任空军副大队长的陈瑞钿,曾两度率机掩护苏联援华空军轰炸昆仑关一带的敌占区.在12月27日邕宁附近上空的战斗中,中方参战的3架飞机与日本10多架战斗机遭遇,经过长达1小时的激烈空战,中方共击落了3架敌机.在战斗中,陈瑞钿的座机油箱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自己全身也着了火.他带火跳伞,为借助高速气流吹灭身上的火焰,他跳伞后并未及时开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快着陆时才开伞,虽然跳伞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积烧伤.他的英雄事迹当时被广为传颂,被誉为“中国战鹰”(Chima's Warhawk),同时还被编成美国英语课外读物《中国战鹰》出版.美国于1946年发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实漫画故事》(RealHeroes,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丛书,在当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动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rReal People)为题,介绍了他的抗日战绩和不平凡的经历.为纪念他1937年以相对落后的双翼霍克战斗机击落日本先进的三菱九六式单翼轰炸机的战果,美国著名画家罗伊·格林内尔(Roy Grinnell)还专门作画表现了当时激烈的空战场面.据说,好莱坞一电影公司还有意将他的事迹搬上银幕.去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博物馆将他评选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早的空战英雄,也在情理之中.在表彰仪式上,他被称为“美国第一位二次大战的空战英雄”.
经历坎坷陈瑞钿,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江村,父亲是华裔母亲是秘鲁人.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早年就有志于飞行事业,所以在高中时期,就靠打工挣钱来学习飞行.在日本入侵中国时他就取得了美国的飞行执照.1932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波特兰市华人决定派遣志愿军回国参加抗日空战,当时陈瑞钿已从当地华人创办的美洲航空学校毕业,他便志愿与来自俄勒岗州、华盛顿州、加利弗尼亚州的13位爱国青年一道参加了志愿军,其中还有一位女青年.
陈瑞钿一行乘船首先抵达上海,但竟未被国民党中央军收留,当年11月,他便辗转到广州陈济棠麾下,参加了广东空军,不久便分配在广东空军第六飞行队,军衔少尉.1935年,他被派往德国学习战斗机飞行和战术回国后晋升为中尉.1936年7月,因陈济棠投归南京政府,广东空军随之被中央收编,陈瑞钿则被分配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任战斗机飞行教官.同年10月任驻广东空军第3大队17中队中队长.
1938年夏升任少校中队长.
1939年又升任第3大队副大队长.
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到1939年12月27日的昆仑关战斗他在华东、华南、中南地区执行过多次截击、护航等任务,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陈瑞钿在昆仑关战斗中,因座机油箱起火被严重烧伤以后,因交通不便,整整用了三天才被送往柳州医院,当时面部伤口已感染发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不能得到很好治疗,以后又辗转香港、衡阳,最后经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帮助,才于1940年返回美国就医.在美国,他的面部虽然经过五年的整容治疗但并不成功.他不顾面部已扭曲变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空运任务,继续为抗日贡献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则转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1949年夏天,他回到波特兰市并于1952年在当地一家邮局从事信件整理、分发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1997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84岁.
陈瑞钿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爱国华侨伍月梅,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员伍迁芳之女.她是在广东读书时与陈瑞钿认识的.在一次日本飞机夜袭柳州时,为救丈夫,她扑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弹片击中遇难陈瑞钿与伍月梅育有2男.开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国纽约的五年治疗过程中认识的一位护士小姐,美国人弗朗西斯·梅尔道克(FrancisMurdock).1945年,由于陈瑞钿出院后又返回祖国抗日,所以他们从此分手.两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杨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国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务工作时与他认识的,于1948年结婚.他们育有一个男孩,现为美国国务院驻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
陈瑞钿现共有子女4人、孙子10人,曾孙1人.
名列榜首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坎坷经历极大地震动了另一位美国空战英雄,他就是肯恩·杰恩斯特(KenJernstbt).
肯恩·杰恩斯特是美国空军志愿援华飞虎队飞行员,他在退伍以后曾担任俄勒岗州参议员30多年.在二次大战期间对日作战中,他取得了摧毁1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空中击落日机5架,击毁地面日机7架).因此,他早就获得了美国空战英雄(ACE)的头衔.
在陈瑞钿1940年乘机返美就医时,他也搭乘同一架飞机,两人因此相识.他自己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当他了解了陈瑞钿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和不幸遭遇后,深为感动.他认为,陈瑞钿无疑是美国二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为此他长期以来一直为陈瑞钿在空战英雄榜上无名打抱不平,并竭力向空军博物馆顾问委员会推举陈瑞钿入选空战英雄榜.
但是,顾问委员会认为,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而陈瑞钿在1940年已返回美国就医,而且,当时陈瑞钿参加的不是美国空军,而是广东空军,所以迟迟不能认定.
其实,长期以来,国民党空军的态度也很令人失望:首先,把怀着以航空报效祖国到上海投军的陈瑞钿拒之门外就不应该;其次,对有如此战功的陈瑞钿不宣传、不表彰,原因是陈不是嫡系中央军而是广东空军.前台湾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上将在谈及此事时,就曾说:陈瑞钿是陈济棠的广东派系军队,非属中央军,虽打下多架日机,但不算数.真是荒谬!
经肯恩·杰恩斯特坚持不懈地奔走、游说,顾问委员会终于以陈瑞钿是打击同样的敌人,美国空军飞虎队早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前就已在中国战场与日作战,陈瑞钿本人也是美国公民为理由,接受了杰恩斯特的推荐在评选过程中,杰恩斯特也极力坚持陈瑞钿才是第一位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英雄.因此,陈瑞钿的名字才在1997年刻在了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评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第一位空战英雄.此次与他同时被评选列入《美国空军战斗英雄名人录》的还有另外七位美国空军英雄.
陈瑞钿是在生前得知这一消息的,原打算亲自到场参加表彰仪式,不幸的是,就在举行仪式的前一个月零一天与世长辞了,而由他17岁的孙子代他出席了这次盛会.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不幸遭遇,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华人和新闻媒体更是关注.新闻界除广为宣传报道外,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还准备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拍摄成专集,并有意将当时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空战英雄们拍摄成系列专题片.为此,他们特地委托美国硅谷专家叶晨晖博士帮助寻找、收集有关陈瑞钿生前的资料,特别是面部毁容前的照片,以及其它英雄的资料.
叶晨晖先生对空战历史颇有研究,去年他曾经通过华文媒体(见本刊1997年6月号《巴伯的在华奇遇》一文),并经过湖南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初找到了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救过美国空战英雄巴伯的两个恩人.巴伯在那次遇险获救之前,曾驾机击落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见本刊1997年6月号《谁击落山本该水落石出了》一文).
徵集陈瑞钿生前资料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以后,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提供线索,叶晨晖先生很快就找到了现居住在波特兰市的陈瑞钿少校的遗孀杨瑞芝女士,并有幸见到了她珍藏的陈瑞钿初入广东空军时的英俊戎装照,以及《中国战鹰》一书.

dgsegeg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yun)的爱称,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0岁到织袜厂当童工,11岁她又进了重庆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姐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夏,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全部展开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yun)的爱称,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0岁到织袜厂当童工,11岁她又进了重庆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姐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养成刻苦学习的精神。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夏,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6年底,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做了大量工作。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丈夫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负责组织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江姐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
1947年,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
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中国的丹娘”。 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怀着对革命事业、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个难友出狱的机会,给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哥哥写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话,云儿(指彭云,她唯一的孩子)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底。”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收起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

全部展开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专门收集和展出美国空战英雄的事迹。但入选该馆的空战英雄,必须具有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绩,经该博物馆顾问委员会评选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战英雄(ACE)的头衔。顾问委员会则由现役和退役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军事专家、航空专家组成,其中还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国空军元帅,共120人。

收起

红岩
......一个影子在楼梯口晃动,有人上楼来了。刘思扬转眼望着山峰,口里轻轻地吹起一阵鸟
叫般的口哨。
一颗圆圆的头露出来了。刘思扬一看,正是那天和他说过话的,成岗没醒时,到牢门口
来探望过的小孩。他一直记得小孩那句判断准确的话:“你在渣滓洞起码关过大半年!”刘
思扬对这小孩很感兴趣,注意着这个受着特殊优待的小孩的行动。
“小萝卜头...

全部展开

红岩
......一个影子在楼梯口晃动,有人上楼来了。刘思扬转眼望着山峰,口里轻轻地吹起一阵鸟
叫般的口哨。
一颗圆圆的头露出来了。刘思扬一看,正是那天和他说过话的,成岗没醒时,到牢门口
来探望过的小孩。他一直记得小孩那句判断准确的话:“你在渣滓洞起码关过大半年!”刘
思扬对这小孩很感兴趣,注意着这个受着特殊优待的小孩的行动。
“小萝卜头!你上课来了?”
是个经常站在楼口的看守特务在喊,那小孩就叫小萝卜头。
厚实的墙,遮住了刘思扬的视线,他只听见一些不很清楚的对话。
“小萝卜头,你想不想和谈成功,释放你们?”
“和谈?那是假的!报上都登了地址,杨伯伯还是没有放。”
“嘿,二天你爸爸出去了,做了大官,你就不叫小萝卜头了。”
“那,我叫啥?”
“那时你叫宋——振中,宋少爷!”
“我不叫少爷!”
“…………”
刘思扬听着孩子渐渐远去的脚步声,不由得又陷入了深思。他已经听成岗谈过:小萝卜
头的爸爸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原来西安《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宋绮云。国民党秘密囚禁
杨将军之后,又逮捕了宋绮云夫妇。那时,小萝卜头还是个才出世的乳婴,也给带进了监狱
。最初,关在息烽集中营。抗战胜利以后,又被押到白公馆,一家人住在一间潮湿的地下牢
房里。宋绮云在地牢里关得太久,身体十分衰弱,无力教育自己的爱儿。小萝卜头六岁时,
宋绮云曾经请求特务让孩子出去念书。特务不同意,怕孩子出去泄露了魔窟的秘密。后来,
特务勉强答应让小萝卜头每天到楼上读书,由黄以声将军担任老师。黄将军教孩子识字、读
书,教给他礼貌和正直。每天上午,学语文和算术,下午是俄文和绘画。在小萝卜头九岁生
日那天,黄将军送了一盒水彩颜料给孩子。此后,小萝卜头的练习本,变得花花绿绿地涂满
了各种颜色。
成岗还讲过:在到过苏联的黄将军的教导下,小萝卜头早就学会了俄文。遇到特务监视
时,一老一少,就用俄文会话。不懂俄文的特务,干着急,没有办法。孩子的记忆力很好,
字典上的字都能认能写,还能讲解,有时,还拿那本袖珍字典上的古僻字来考问白公馆里的
成人哩。
山上的鸟叫,又唤醒了他。刘思扬抬起头,望见几只黄色的鸟,象画眉,互相追逐着,
扑到颤袅的树枝上,扇动美丽的翅膀,吱吱地叫着,又一齐飞向远方。多自由的鸟儿啊,刘
思扬忍不住羡慕起来......
我不知道和不合市

收起

邓宝珊(1894—1968),原名邓瑜,甘肃天水人。辛亥革命时,参加新疆伊犁起义。1917年后,在陕西任靖国军第四路营长、团长、副总司令。1924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任第二军旅长、师长。1926年后,任国民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国民联军驻陕副总司令、国民党陕西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代理甘肃省主席、杨虎城部新编第一军军长等职。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后,邓宝珊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正确主张,在晋、冀、鲁奔走呼吁各方团结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邓宝珊积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提出的八项主张,有力配合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张学良将军被扣南京后,蒋介石派三路大军准备进占西安,杨虎城将军处境困难,电邀邓宝珊赴西安协助处理。他到西安后,努力协调各派之间的工作,对避免内战、稳定局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共合作抗战以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在兰州设立了办事处,此时邓宝珊尚在兰州,他与中国共产党驻甘代表谢觉哉等同志来往甚密,支持办事处的工作。后邓宝珊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赴榆林就任。邓宝珊不辞艰险,恪尽了爱国将领的天职。当时榆林的军队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勾心斗角。但他十分注意团结各方面的军事、政治力量,把他们集聚在抗日旗帜之下,为保卫北线积极出力。邓宝珊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居心和行为深为不满,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陕甘宁边区友好相处,协力抗日。他指示所属部队必须“维护边区到榆林的交通安全,保护往来人员和物资的顺利出入”。毛泽东同志曾致信邓宝珊:“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对邓将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49年邓宝珊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

fut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反动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殉难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

郑成功、林则徐、 岳飞、 张謇、 孙中山、陈天华、邹容、吉鸿昌 文天祥 、钱学森、李宗仁、屈原、左宗棠 、鲁迅、黄继光、董存瑞 、戚继光 、江姐 、杨靖宇 、张学良 、杨虎城、詹天佑

自己慢慢找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

全部展开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编辑本段]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编辑本段]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编辑本段]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编辑本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回答者: 虫儿七七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26 22:17
我来评论>>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1 个人评价
27% (3)
72% (8)
相关内容
• 雷锋的英雄故事 三百字以内
• 谁能给我5篇今日说法感想?每篇100字左右,高分!
• 中国战争英雄故事
• 革命英雄的故事
• 战争年代或和平年代英雄故事(100字-----150字左右)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战争 小英雄 小英雄 故事
其他回答 共 5 条
由于不清楚“小英雄”指的是小孩还是英雄的小故事,所以两种都提供。有三个
1941年8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10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北岳、平西根据地实行“大扫荡”,而狼牙山是日军扫荡的一个重要目标。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主力部队调到边区领导机关周围担任警卫任务。狼牙山地区只留下七连六班坚持斗争,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 9月24日,敌人开始行动了。两架飞机狂轰滥炸,日军蚂蚁般往山上涌来。六班战士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并打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突然,子弹打光了!怎么办? 大家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搬起一块块大石头,举过头顶,狠狠地向最前面的鬼子砸去。鬼子立刻像被击中的乌鸦,飘飘摇摇掉进了深谷。 敌人慢慢逼近了,而山头能摔的石头都扔完了。 五壮士没有丝毫畏惧,共同吐出一个声音:“宁死不投降!”纷纷砸烂手中的枪,跳崖。

收起

抗战时期爱国学生给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同学的留言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天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在天津的南开大学,迁至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和在天津的北洋工学院,先迁至西安,后又迁至陕南城固,成立西北联合大学,这是人们近来传诵的美谈。其实,战争期 间西迁的大学为数甚多,如中央大学由南京迁至重庆,复旦大学由上海迁至重庆北碚,浙江大学由杭州迁至贵州贵阳,燕京大...

全部展开

抗战时期爱国学生给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同学的留言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天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在天津的南开大学,迁至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和在天津的北洋工学院,先迁至西安,后又迁至陕南城固,成立西北联合大学,这是人们近来传诵的美谈。其实,战争期 间西迁的大学为数甚多,如中央大学由南京迁至重庆,复旦大学由上海迁至重庆北碚,浙江大学由杭州迁至贵州贵阳,燕京大学太平洋战争后由北平迁至四川成都,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等等。
抗战时西迁的学校还不仅是大学,还有很多沦陷省区的中学也迁到大后方。初期这些学校称某某省临时中学,这都是沦陷了的省份的中学师生,基于民族大义,怀抱着爱国热情,不愿当亡国奴,历尽千辛万苦,在战火硝烟中跋涉千山万水,来到大后方的。后来当时的政府把这些学校改为国立,由国家负担。在甘肃天水有国立五中和十中,五中是国民党教育部为东北、华北等沦陷区师生创办的。
国学大师霍松林即毕业于国立五中,他在回忆文章中说:国立五中的校址,便是天水城北天靖山麓的玉泉观。楼殿宏开,亭台巧构,曲径通幽,古柏参天,我和另一位同窗好友的宿舍,就是雕梁画栋的无量殿。每当皓月临空,萧萧的秋意洋溢于心田的时候,我徜徉于竹楼婆娑的殿阶之前,俯视万家灯火的古城,总会哼起杜甫的诗句:“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我收藏的这本毕业纪念册,是1944年底毕业,将要奔赴前线的先周(立华)同学的,全班同学都分别留言、作画或写诗,勉励先周同学,非常感人,热血青年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青年,任何时候都是爱国的先锋!!

收起

勇者无敌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日前刊登一篇报道,谈卫国战争时期的女特工———“团的女儿”安东尼娜的感人战斗故事。全文如下:
一辆崭新的银灰色伏尔加小汽车开到莫斯科南郊谢尔普霍夫一栋老旧的五层楼前嘎的一声停住,普京离开驾驶座,走上二楼。一位穿红上衣、胸口挂满勋章的白发老妇在门口对他说:“进来吧,香槟酒和白兰地都已经准备好了……”
<...

全部展开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日前刊登一篇报道,谈卫国战争时期的女特工———“团的女儿”安东尼娜的感人战斗故事。全文如下:
一辆崭新的银灰色伏尔加小汽车开到莫斯科南郊谢尔普霍夫一栋老旧的五层楼前嘎的一声停住,普京离开驾驶座,走上二楼。一位穿红上衣、胸口挂满勋章的白发老妇在门口对他说:“进来吧,香槟酒和白兰地都已经准备好了……”

3月8日,俄罗斯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是第三条————总统到120公里外的民宅看望二战老特工安东尼娜。全国屏息观看“特工”和“女特工”喝茶聊家常,送给安东尼娜的那辆银灰色伏尔加牌小汽车抹去了社会福利“货币化”给老人们带来的烦恼。
普京会见二战女兵时在场的老特工安东尼娜曾对俄罗斯总统提起,她开着一辆有二十年历史的老旧汽车为二战老战士的福利待遇而奔忙。于是细心的普京总统决定给这位古道热肠的老人送一辆新汽车。
“我们是四小时前见的面吧?”普京问老人。
在这四小时里,老人已经买了酸奶油,炸好了油饼。“总统油饼”的配方很简单:面粉、一杯全脂牛奶、一杯半鲜奶油和少许盐和苏打。
事后老人告诉记者:“他吃了五张油饼,直接从玻璃瓶里蘸酸牛奶,连我给他的茶匙也不用,香槟酒只沾了沾唇……”
“我这样做是为了求生”
安东尼娜对记者说:“我是怎么当上特工的,很简单。1942年,故乡沃罗涅日市一半儿已被德军占领。有几位校官到我们中学来,问谁愿意进侦察兵学校,我报了名。当时我才15岁,在7年级学习。军士长整整折磨了我们3个月,教我们一刀击中要害,教我们弹无虚发,还教我们装成啥也不会的傻姑娘。他严肃地对我们说:‘要是你不能一击致敌于死命,那你自己就死定了。’我们练习一动不动地埋伏在雪地里抓‘舌头’。
“临上战场前曾祖母对我说:‘你是个漂亮姑娘,在前线会有许多人纠缠你。记住,被小伙子吻了左脸蛋就会怀孕,吻了右脸蛋就会生孩子,要是那样,你就甭回家!’果然,追我的既有小兵,也有上校。实在躲不开了,我就向同队的侦察兵告状。他们有法子让‘登徒子’冷静下来。
“侦察是家常便饭。头顶有德国飞机呼啸,四周炮火连天,说不怕,那是假话。有时一天出击11次,步枪里只有5颗子弹。”
沃罗涅日坚持了212天。这期间安东尼娜到敌后执行任务17次,杀人是免不了的……“你死我活啊,我这样做是为了求生……”
一次,她和另外两个年轻姑娘奉命去侦察,走了几小时迎面碰上了德国巡逻队。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奥莉娅是我们三人中长得最丰满、最漂亮的,他们朝她努了努嘴,其中有个俄语讲得还不错的德国鬼子说:‘这个留下,你们几个赶紧滚!’我们只好跑开。 “不久,在我军夺回沃罗涅日市后,我们看到了奥莉娅的遗体。只见她手脚都被拧断,背上被剜出一个五星状的坑,胸口被扎了30多刀……奥莉娅的母亲见状马上晕倒了。我母亲头发很快全白了,因为她听说我也常到德军后方执行侦察任务。”
战时安东尼娜三次负伤,1945年4月那次伤得最重,是在解放哥尼斯堡的战役中。战后她被评为一级伤残军人,勉强读完了中学,脾气非常古怪,稍不顺心,就动手打老师……倒是曾祖母为她说情:“都是伤闹的,这孩子受的刺激太大……” 经过曾祖母用偏方治疗,安东尼娜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后来从建筑学院毕业,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极北地区工作。但是,她常常半夜从噩梦中大汗淋漓地醒来,梦见的全是战争中的恐怖场面。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大夫对她说:“你要是不想丢掉小命,就离开这里,想留下,我们很快就会给你开追悼会!” 离开极北地区时,她已结婚。丈夫比她小11岁,至今已心心相印地生活了43年。
“我反正也不是为了自己!”
安东尼娜在谢尔普霍夫城担任施工主任时,负责8—11个工地,手下管着500名男职工。直到后来同团战友在报上寻找“团的女儿”、无畏的女侦察兵安东尼娜,她的身份才暴露。从此后,当地出了个“刺儿头”安东尼娜,她敢冲进任何一级首长的办公室,挥着拳头理直气壮地为伤残的苏联英雄要房子。在她的努力下,当地规定新建住房应留出5%解决卫国战争老战士的困难。她神情坦然地说:“我反正也不是为了自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安东尼娜和所有的老人一样,生活极端困难,好在每个老战士可以申领一块“自留地”,1400平方米。“我跟我老头哪种得了那么多!我们也不肯投机倒把卖高价,就退掉了一半自留地。在剩下的地上,自己盖了房,种了土豆白菜胡萝卜,聊补无米之炊。”
生活安定了以后,当地的老战士就对她说:“我们这里曾同德国法西斯侵略军激烈战斗,有许多无名烈士尸骨抛洒在这里。应当为他们立个纪念碑。你不是当过施工主任吗?建个纪念碑对你来说小事一桩吧!”对,安东尼娜的精力有地方用了,经过多年努力,她和老战士们找到了138位无名战士的遗骸,隆重下葬,并立了纪念碑。

收起

邱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