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蒙古人那么强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18 12:22:56
为什么历史上蒙古人那么强大?

为什么历史上蒙古人那么强大?
为什么历史上蒙古人那么强大?

为什么历史上蒙古人那么强大?
一、 蒙古的兴起
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远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居民,分为许多部落,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战争,在长期的相互接触、战争和融合过程中,有的部落消失了,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到公元13世纪初,蒙古兴起之前,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族先后建立过强大的政权.13世纪初,大漠各部林立,发展水平不一,争战连年,而蒙古崛起于漠北,由此发展成为空前强大的世界帝国,这不仅与开国者成吉思汗以及其后继者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的开疆拓土的雄心以及其天才的指挥有关,更离不开其领先于当时的西方的完备制度及开明的政策.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奠基者,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部毒死以后,族众离散,奔赴其他部落,铁木真及其家族陷入了困境,靠采集野果、野菜维持生计.从此,他们孤儿寡母开始在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中苦度岁月,在严酷的生活中.铁木真锻炼的坚强勇敢,聪明机智,他精于骑射,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及长,铁木真投附于其父生前的“安答”,可烈部的铁木真蔑儿乞部旧贵族,吞并他们的属民百姓,这是他统一蒙古的重要一步,但从蒙古内部来说,必须战胜扎答兰部、泰赤乌部、合答斤、山只昆部,才谈的上蒙古内部的统一;从蒙古外部来看,必须征服与乞颜部这个“黄金家族”①为敌的塔塔儿部,乃蛮部.阔亦田之战的胜利,蒙古草原的形势出现了一大转折,它为统一蒙古准备了条件,而饮浑水,袭金帐,大败王汗父子,从此在蒙古草原上铁木真已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帝业”基本确立,克烈部灭亡后,草原上的乃蛮部成为铁木真的唯一对手,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也先后汇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太阳汗的力量夺回自己失去的牧场和牛羊.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不自量力的乃蛮汗也不堪一击,用兵乃蛮部,大战那忽崖,铁木真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帝国崛起的政治军事基础
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称尊,分封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创造了畏兀字书,颁布了大札撒,建立怯薛军等,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才得到巩固,它是蒙古帝国前进的跳板,正是这些制度才使蒙古跃马于欧亚而不衰,建立了世界第一大帝国.
1、 千户制②——即把全国的人民编成95个千户,千户之上有万户,其下复有百户、十户,分别由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统辖,那些那颜大都由原部落首领充当,但已不是原来的氏族首长,而是新兴的国家官吏,其实质就是:标志着许多部落和氏族的最后瓦解,基本上打破了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原始氏族,而变成了按地域编制的军事行政组织,这种千户制也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与满清的八旗制颇为相似,同时也是蒙古统治体制的重要一环,这支千户军建立了一呼百应的管理指挥系统,建立了上下一级的官兵关系,正是靠这95个千户,成吉思汗才能横扫千军,先后打败金朝,西夏,征服西方.
2、 怯薛军③——成吉思汗为了加强权利还挑选了一批强悍而有才干的贵族青年组建了一支直接听命于他的常备武装力量,即怯薛军.它是精锐的部队,共一万名,其中宿卫1000人,散班8000.护卫军的任务是平时保卫大汗的金帐,分管汗廷的事务以及警察等职责,战时则成为大汗亲自统帅的亲军.护卫军的职守明确,制度严密,并享有种种特权,他们优先获得战利品,如与那颜发生争斗,则罪那颜.护卫军是蒙古帝国实行的军事封建专制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不难看出,怯薛军又是一种“质子”制度,各级那颜子弟被征如护卫军,等于充当了质子,它有助于大汗更牢固的控制各级那颜,使他们效忠于自己,使他们将自己子弟的安危和大汗的安危联系起来,更乐于为大汗效力.同时怯薛军又是大汗培养各级首领的一个大学校,对各级贵族子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经历长期的氏族贵族相互征战之后,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以维持最高汗权,对巩固新生的统一国家,防止氏族贵族复活和重新发生内战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成吉思汗对外征服战争的工具.
3、 造文字,颁札撒——蒙古族原本并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后在讨伐乃蛮部时,捉住了一个叫塔塔阿统的畏兀儿人,不仅铁木真让塔塔阿统用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语,即“回回字”随后的《蒙古秘史》也是用畏兀儿字写成的.
颁布大札撒和训言,促进了蒙古的统一和军令、政令的贯彻执行,规定了军队的各种纪律和对违反者的处置办法.
4、 宗教政策——蒙古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宗教信仰政策,在其统治范围内其中包括原来信奉的萨满教,西藏、西夏人和汉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维吾尔和西方各国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其帝国的统治者都采取开明的宗教信仰政策,允许各个教派存在,在一定成度上减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对蒙古贵族得天下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蒙古在政治上的汉化趋势
1、 政治上的汉化:蒙古贵族在征服战争中得到一个错误结论“汉人无补于国,可以空其人以为牧地“.④这是一种只看重牧业而忽视农业的游牧奴隶主贵族的偏见.但耶律楚材力主保护农业经济,实行封建赋役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蒙古汗廷还提拔重用儒臣,限制蒙古贵族权利,实行汉地的编户制度,尊重孔教,保存整理儒家经典,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推行封建化政策,大大促进了蒙古政权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对蒙古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提高对外征服水平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军事上的汉化:蒙古大汗利用从南宋、西夏等国学来的新技术和新武器来加强自己的军队,因此,成吉思汗无与伦比的骑兵射手增加了攻城武器,这种武器在攻占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攻取西夏、金时学会了攻坚战;在西征中学会了使用火器乃至首领脱里汗,与他结成义父义子关系,在王汗的帮助下,他搜集了一些离散的部众,处境好转,不久又联合旧日的安答,扎只剌部的首领札木合击败蔑儿乞部,俘获许多牲畜和奴隶,许多部众纷纷会到他的身边,铁木真的势力壮大起来.
3、 凝固石油弹攻击设防坚固的敌人城堡和内堡;另外,成吉思汗把从金、西夏俘虏的大批工匠,一部分送往蒙古高原从事武器生产,各种民用手工生产和建筑,一部分则编为匠军以便行军、攻战、开辟道路,修理各种攻城器械,提高了蒙古军的攻占水平,尤其提高了蒙古军的攻城水平.
四 古崛起的自身原因
1、 游牧武士都具有一个内在优势——即他们日常生活就是一系列战斗行动的不断演习,全民皆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是以农业为主的南宋、西夏、金以及商业繁荣的花剌子模国无可比拟的.另外蒙古马体格不很高大,但非常能吃苦,适应性强,而蒙古汗国就是利用自己的有力条件,不断发展骑兵,并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中发挥了骑兵的优势,但以农业为主的中原政权为了装备一支强大的骑兵,不知需花多大代价,汉武帝最后也搞得财政危机,不得不发布轮台罪己诏,表示停止战争,发展生产.
2、 处于“游牧征服为职业“这一历史阶段的游牧民族,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掠夺是蒙古军队的主要目的和动力,鼓励将士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这是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取得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 13世纪,欧亚封建诸国大都处在分裂状态,内部矛盾重重,不能协调一致,而新兴的游牧民族国家,国势正旺
五 蒙古帝国崛起的意义
1、它促进了欧亚大陆内部那种相互得益的交流,加速了多民族的融合;在技术领域中,蒙古统治下的和平导致了一连串中国发明的传播,其中包括火药、丝绸、机械、印刷术和炼铁高炉等.
2、蒙古帝国在鼎盛时期统治了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南亚北部、东南亚北部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国.蒙古军队之所到摧毁了许多当地腐朽的统治,促进了历史的进程.
3、 蒙古的征服和统治改变了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格局和民族构成.在中亚,蒙古征服的重要后果之一,是突厥人势力的明显增强,在这里蒙古征服者为了补充其人数不足,大量征用突厥人参加的军队,于是就造成了一大批突厥军事贵族,他们和蒙古贵族共同构成统治阶级,后来伊儿汗国改奉伊斯兰教,并逐渐突厥化,这样突厥人就在整个中亚和西亚地区占据了优势,从而为奥士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奠定了条件.
4、 宗教也随蒙古征服而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5、 蒙古征服运动给文明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生产被破坏,文化被摧毁人民被杀戮,社会衰退长期得不到恢复.在西亚,自巴比伦时期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被彻底破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中国,繁华的城市被毁灭,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赤杰、巴格达、佩斯等许多城市,蒙古军队屠城,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
6、黑死病使得中世纪的欧洲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人的关心的人文主义随之觉醒.
①“黄金家族”一称,见于《蒙古黄金史纲》等参考文献,参见朱风、贾敬颜等《汉译蒙古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参见《元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邓书杰著,59-61页
③《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三部分:《万夫长、千夫长与成吉思汗的军队简介》
④宋濂等《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北京中华局,1973年

本人觉得跟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有关吧
蒙古人多属于游牧民族性格中可能天生有部分强悍的性格因素,加上有个起案件的体魄,团队意识较强,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先天的优势。

地域特征所致!——一直生活于草原上有助于的粗犷个性的形成;一直与牛马等彪悍的食草动物为伍。

一、 蒙古的兴起
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远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居民,分为许多部落,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战争,在长期的相互接触、战争和融合过程中,有的部落消失了,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到公元13世纪初,蒙古兴起之前,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族先后建立过强大的政权。13世纪初,大漠各部林立,发展水平不一,争战连年,而蒙古崛起于漠北,由此发展成为空前强大的世界帝国,这不仅...

全部展开

一、 蒙古的兴起
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远自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居民,分为许多部落,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战争,在长期的相互接触、战争和融合过程中,有的部落消失了,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到公元13世纪初,蒙古兴起之前,匈奴、鲜卑、突厥、回纥等族先后建立过强大的政权。13世纪初,大漠各部林立,发展水平不一,争战连年,而蒙古崛起于漠北,由此发展成为空前强大的世界帝国,这不仅与开国者成吉思汗以及其后继者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的开疆拓土的雄心以及其天才的指挥有关,更离不开其领先于当时的西方的完备制度及开明的政策。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奠基者,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部毒死以后,族众离散,奔赴其他部落,铁木真及其家族陷入了困境,靠采集野果、野菜维持生计。从此,他们孤儿寡母开始在饥寒交迫颠沛流离中苦度岁月,在严酷的生活中。铁木真锻炼的坚强勇敢,聪明机智,他精于骑射,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及长,铁木真投附于其父生前的“安答”,可烈部的铁木真蔑儿乞部旧贵族,吞并他们的属民百姓,这是他统一蒙古的重要一步,但从蒙古内部来说,必须战胜扎答兰部、泰赤乌部、合答斤、山只昆部,才谈的上蒙古内部的统一;从蒙古外部来看,必须征服与乞颜部这个“黄金家族”①为敌的塔塔儿部,乃蛮部。阔亦田之战的胜利,蒙古草原的形势出现了一大转折,它为统一蒙古准备了条件,而饮浑水,袭金帐,大败王汗父子,从此在蒙古草原上铁木真已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帝业”基本确立,克烈部灭亡后,草原上的乃蛮部成为铁木真的唯一对手,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也先后汇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太阳汗的力量夺回自己失去的牧场和牛羊。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不自量力的乃蛮汗也不堪一击,用兵乃蛮部,大战那忽崖,铁木真完成了统一蒙古各部的大业,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帝国崛起的政治军事基础
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称尊,分封功臣,实行了具有草原特色的领户分封制——千户、万户与诸王制,创造了畏兀字书,颁布了大札撒,建立怯薛军等,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才得到巩固,它是蒙古帝国前进的跳板,正是这些制度才使蒙古跃马于欧亚而不衰,建立了世界第一大帝国。
1、 千户制②——即把全国的人民编成95个千户,千户之上有万户,其下复有百户、十户,分别由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统辖,那些那颜大都由原部落首领充当,但已不是原来的氏族首长,而是新兴的国家官吏,其实质就是:标志着许多部落和氏族的最后瓦解,基本上打破了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原始氏族,而变成了按地域编制的军事行政组织,这种千户制也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与满清的八旗制颇为相似,同时也是蒙古统治体制的重要一环,这支千户军建立了一呼百应的管理指挥系统,建立了上下一级的官兵关系,正是靠这95个千户,成吉思汗才能横扫千军,先后打败金朝,西夏,征服西方。
2、 怯薛军③——成吉思汗为了加强权利还挑选了一批强悍而有才干的贵族青年组建了一支直接听命于他的常备武装力量,即怯薛军。它是精锐的部队,共一万名,其中宿卫1000人,散班8000。护卫军的任务是平时保卫大汗的金帐,分管汗廷的事务以及警察等职责,战时则成为大汗亲自统帅的亲军。护卫军的职守明确,制度严密,并享有种种特权,他们优先获得战利品,如与那颜发生争斗,则罪那颜。护卫军是蒙古帝国实行的军事封建专制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不难看出,怯薛军又是一种“质子”制度,各级那颜子弟被征如护卫军,等于充当了质子,它有助于大汗更牢固的控制各级那颜,使他们效忠于自己,使他们将自己子弟的安危和大汗的安危联系起来,更乐于为大汗效力。同时怯薛军又是大汗培养各级首领的一个大学校,对各级贵族子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经历长期的氏族贵族相互征战之后,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以维持最高汗权,对巩固新生的统一国家,防止氏族贵族复活和重新发生内战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成吉思汗对外征服战争的工具。
3、 造文字,颁札撒——蒙古族原本并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后在讨伐乃蛮部时,捉住了一个叫塔塔阿统的畏兀儿人,不仅铁木真让塔塔阿统用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语,即“回回字”随后的《蒙古秘史》也是用畏兀儿字写成的。
颁布大札撒和训言,促进了蒙古的统一和军令、政令的贯彻执行,规定了军队的各种纪律和对违反者的处置办法。
4、 宗教政策——蒙古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宗教信仰政策,在其统治范围内其中包括原来信奉的萨满教,西藏、西夏人和汉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维吾尔和西方各国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其帝国的统治者都采取开明的宗教信仰政策,允许各个教派存在,在一定成度上减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对蒙古贵族得天下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蒙古在政治上的汉化趋势
1、 政治上的汉化:蒙古贵族在征服战争中得到一个错误结论“汉人无补于国,可以空其人以为牧地“。④这是一种只看重牧业而忽视农业的游牧奴隶主贵族的偏见。但耶律楚材力主保护农业经济,实行封建赋役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蒙古汗廷还提拔重用儒臣,限制蒙古贵族权利,实行汉地的编户制度,尊重孔教,保存整理儒家经典,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推行封建化政策,大大促进了蒙古政权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对蒙古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提高对外征服水平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军事上的汉化:蒙古大汗利用从南宋、西夏等国学来的新技术和新武器来加强自己的军队,因此,成吉思汗无与伦比的骑兵射手增加了攻城武器,这种武器在攻占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攻取西夏、金时学会了攻坚战;在西征中学会了使用火器乃至首领脱里汗,与他结成义父义子关系,在王汗的帮助下,他搜集了一些离散的部众,处境好转,不久又联合旧日的安答,扎只剌部的首领札木合击败蔑儿乞部,俘获许多牲畜和奴隶,许多部众纷纷会到他的身边,铁木真的势力壮大起来。
3、 凝固石油弹攻击设防坚固的敌人城堡和内堡;另外,成吉思汗把从金、西夏俘虏的大批工匠,一部分送往蒙古高原从事武器生产,各种民用手工生产和建筑,一部分则编为匠军以便行军、攻战、开辟道路,修理各种攻城器械,提高了蒙古军的攻占水平,尤其提高了蒙古军的攻城水平。
四 古崛起的自身原因
1、 游牧武士都具有一个内在优势——即他们日常生活就是一系列战斗行动的不断演习,全民皆兵,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是以农业为主的南宋、西夏、金以及商业繁荣的花剌子模国无可比拟的。另外蒙古马体格不很高大,但非常能吃苦,适应性强,而蒙古汗国就是利用自己的有力条件,不断发展骑兵,并在与中原王朝的争斗中发挥了骑兵的优势,但以农业为主的中原政权为了装备一支强大的骑兵,不知需花多大代价,汉武帝最后也搞得财政危机,不得不发布轮台罪己诏,表示停止战争,发展生产。
2、 处于“游牧征服为职业“这一历史阶段的游牧民族,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掠夺是蒙古军队的主要目的和动力,鼓励将士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这是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取得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 13世纪,欧亚封建诸国大都处在分裂状态,内部矛盾重重,不能协调一致,而新兴的游牧民族国家,国势正旺
五 蒙古帝国崛起的意义
1、它促进了欧亚大陆内部那种相互得益的交流,加速了多民族的融合;在技术领域中,蒙古统治下的和平导致了一连串中国发明的传播,其中包括火药、丝绸、机械、印刷术和炼铁高炉等。
2、蒙古帝国在鼎盛时期统治了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南亚北部、东南亚北部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国。蒙古军队之所到摧毁了许多当地腐朽的统治,促进了历史的进程。
3、 蒙古的征服和统治改变了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格局和民族构成。在中亚,蒙古征服的重要后果之一,是突厥人势力的明显增强,在这里蒙古征服者为了补充其人数不足,大量征用突厥人参加的军队,于是就造成了一大批突厥军事贵族,他们和蒙古贵族共同构成统治阶级,后来伊儿汗国改奉伊斯兰教,并逐渐突厥化,这样突厥人就在整个中亚和西亚地区占据了优势,从而为奥士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奠定了条件。
4、 宗教也随蒙古征服而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5、 蒙古征服运动给文明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生产被破坏,文化被摧毁人民被杀戮,社会衰退长期得不到恢复。在西亚,自巴比伦时期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被彻底破坏,大量良田成为荒芜。在中国,繁华的城市被毁灭,经济、文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在花剌子模旧都玉龙赤杰、巴格达、佩斯等许多城市,蒙古军队屠城,大量杀死当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
6、黑死病使得中世纪的欧洲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对人的关心的人文主义随之觉醒。
①“黄金家族”一称,见于《蒙古黄金史纲》等参考文献,参见朱风、贾敬颜等《汉译蒙古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参见《元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邓书杰著,59-61页
③《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三部分:《万夫长、千夫长与成吉思汗的军队简介》
④宋濂等《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北京中华局,1973年

收起

马背上的民族,善于骑射,出征不带辎重,随地抢掠。身强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