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简述评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4:49:03
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简述评论

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简述评论
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简述评论

美国二战前的外交政策简述评论
1.中立的概念
中立政策指一些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对外关系中采取不参加处于对立状态的任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军事集团),不与任何国家为敌,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是美国的传统外交政策,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中立政策却发生了变化.
2.中立的表现
①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时,美国保持“中立”,不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西班牙爆发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均推行“中立”政策.
③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后,美国政府于9月5日宣布:不准向交战国(或内战国)输入军火、军械、军用物资,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禁止美国船只为交战国运送一切货物.
3.中立的原因
①传统孤立主义的影响.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词中,就告诫美国人不要卷入欧洲事务和其它纠纷之中,这实际上为美国在很长时期内奉行孤立主义的对外政策定下了基调.美国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北边的加拿大和南边的墨西哥都远远弱于美国,外来威胁很难影响到美国本土的安全,美国一直流行着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 “一战”的空前前残酷性,更促进了战后这一思潮的膨胀.
②国内反战运动高涨.3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不愿卷入战争的美国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根据民意测验,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美国96%以上的人反对参与战争.这成为左右罗斯福对外政策的主要力量.
③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战结束后,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使美国一些大财团大发横财.美国统治集团认为,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进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控制欧洲.
④经济危机的打击.20世纪3O年代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沉重打击,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美国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内事务,致力于国内经济恢复,以期迅速扭转经济颓势.
⑤政治外交的需要.美国既要遏止苏联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以上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
4.中立政策的演变与废除
①1939年11月,美国国会修改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支付现金、自己运输的条件下可以向美国购买军火.(这种做法有利于海上力量强大的一方,如欧洲的英法、亚洲的日本.)
②法国沦亡后,英国岌岌可危,为了帮助英国抵抗德国,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允许美国以租借或贷款的方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和各种方便.从此,中立法名存实亡.
③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明了美英两国对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正义立场.
④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法正式废除.
5.中立政策废除的原因
①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受到损害.二战爆发前后,德国先后占领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及西欧、北欧、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势力范围空前扩大.德国的扩张、法国的投降、英国的削弱,对于美国继续在欧洲事务中施加影响极为不利.德国如果控制整个欧洲,美国势力就会被排挤出欧洲.
②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受到损害.日本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但环太平洋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也是美国的必争之地,这样,日本的侵略行动势必同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放弃中立的导火索.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执迷于孤立主义与和平主义的美国人开始改变立场,笼罩美国的一切孤立主义、和平主义以及对经济利益和军事力量的顾虑统统一扫而光.为了维护美国的安全和战略利益,美国政府最终放弃了中立政策,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6对中立政策评价
前期的中立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但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并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修改后的中立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反法西斯的一方.美国最后参战,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