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内涵和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2:22:23
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内涵和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内涵和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内涵和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自然人化理论的内涵和对美学研究的意义
哈哈 好吧
今天就来答一个 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我想先给你一本参考资料 李泽厚的美学三书
自然人化——要谈这个问题 实际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具有理论上的铺垫 但现在已经很晚了 我们直接切入吧
相信你也有一定的马克思理论基础 对自然人化的理论比较熟悉.所谓的自然人化 有分为 内在自然的人化 和 外在自然的人化.北京大学有一位当代美学的巨匠 他在50年代的美学大辩论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一派代表 没错就是那位认为‘国旗的美在于国旗背后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其所具有的客观自然属性:一块红色底子和五颗黄色星星’ 的李泽厚先生 在他的美学三书里面,他讨论了美感的本质,他认为:美感的本质应该从内在自然的人化开始谈起.
所谓外在自然,即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而不以人之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实在,外在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类是其长期运动发展的产物.而外在自然的人化,则是人类存在以后的事情.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成果,而其一旦形成,又会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继而反过来,通过人类劳动实践为媒介,对客观自然造成影响.而这些影响,我们说,是超越性的.因为除了人类没有别的生物可以造成,我们把这类‘文化影响’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而这些影响体现在外在自然(即人之外的客观自然)本身上,便是一种被‘人化了的自然’,上面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人的烙印,人的规格和人的智慧.这便是外在自然的人化(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进行改造.)
而内在自然的人化:这个概念会相对抽象,内在自然也是广义‘自然’的一部分,但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里,它的存在稍显特别.马克思习惯将我们的世界分为自然界 人类社会 和 人类思维意识领域.但实际上他也认为后两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发展成果.人类的 感觉的集合(知觉),理解,想象,联想,表象,通感(这里是指感官的沟通,不是修辞手法,这些都是美感的基本要素),还有各种情绪,心理行为、特征等等,都属于内在自然的一部分.所谓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外部事物的一种独特的‘看法’(实际上这个词并不准确,但我也想不出别的词了),而这种‘独特的看法’是超越性的,因为它并不仅仅像动物那样被生物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吃、喝、交配等)所控制,它还会被一些超功利的因素左右,比如‘美的规律’.也许你会认为一只兔子很美,但是一只鹰却不会.鹰的眼睛比人的眼睛犀利百倍,但鹰却不能欣赏兔子的可爱.它们看待兔子,只能在看待晚餐的态度的统治下进行,它们无法从精神领域领略兔子的生命意义.人类却不同,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里曾经提到:‘人是的存在是自然最大距离的延伸.’‘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进行能动的生产实践.‘即那种自觉的,自由的,积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生产实践.诚然动物也生产,但动物的生产只能根据它们自己的种进行,它们走不出功利的藩篱,无法摆脱生存压力带来的无知和残忍.他们对美的态度是0,而人类对美的态度却是1.人类能够,并且也只有在摆脱了功利的牢笼时才能进行真正的生产.‘因而,人类也追随美的规律来生产.’(注意,这里的生产包括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范畴.其实审美就是一种精神生产,有的时候许多东西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它们是否存在,事实上,难说得很.)
说句实话,关于内在自然的人化,我学的也不太到家,不过我觉得吧,理论终归是理论,它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生活,却不能太过纠结.自然人化的理论在寻求美感根源方面的研究价值和思考意义无疑使巨大的,但作为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朱老先生的说法.美是一种价值.——偏题了不好意思.楼主还是接着象牙塔里的奇妙旅程吧.话说我也颓废一段时间了,明天早起——读托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