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时间,含义,内容,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20:12:58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时间,含义,内容,作用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时间,含义,内容,作用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时间,含义,内容,作用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的时间,含义,内容,作用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而成为凡尔赛条约主要签约者.   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
  ·公平的和平条约应该以公开的方式缔结而成.
  ·在各国领海以外的大洋和水域,有绝对的航行自由,不管是在平时或战时都一样.
  ·尽最大可能地消除经济障碍,并在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协同维持和平的国家之间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互相充分的保证各国的军备减少到符合保卫国家内部安全的最低程度.
  ·各国对各殖民地的权利的主张,应该做自由,开明和大公无私的调整.
  ·撤退现在在俄罗斯领土上的所有军队.
  ·在比利时的占领军应该撤退,其领土应该恢复,并不得企图限制她与其他自由的国家同样地享有主权.
  ·法国全部的领土应该获得自由.被侵占的法国地区应该归还.
  ·意大利和原奥匈帝国的疆界必须依照民族特性加以清楚的确定.
  ·东欧人民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建立独立国家.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黑山独立.同时巴尔干半岛诸国的政治及经济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应透过国际条约予以保障.
  ·奥斯曼帝国各民族自决前途.
  ·波兰独立,并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建立国际联盟以保证国际秩序.
  谈判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开始.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宣告成立.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丧失13%的领土.
  军事限制
  ·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不得拥有海军,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但是其他国家却纷纷仿效德国,研制、发展重机枪.
  战争责任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战争赔偿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一般认为这笔沉重的赔偿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并间接导致了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但对此观点史学界仍有不同评价.
  偿还赔款
  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9月28日报道,今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按照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但到1929年,这笔赔款被减少到1120亿金马克,必须在59年内付清.从1924年到1930年间,德国被迫发行大量外国债券以筹集这笔巨额赔款.1929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于1931年暂停了每年偿付的赔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恢复偿还赔款.但在1953年的伦敦国际大会上,西德同意承担德国二战前发行的国际债券偿还责任.    伦敦大会规定,可以待德国实现统一后开始偿还赔款,只是要先行支付一笔利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
  自一战战败后,德国历时92年才完全还清赔款.
  意义
  一般认为虽然一战西线战事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国,法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克莱蒙梭的政策仍过分激进,对德国过分苛刻.而且条约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一种羞辱.时至今日史学界对此仍有不同观点.
  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埃蒂涅·曼托索在给凯恩斯的公开信中发表了他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凯恩斯的战后预言并未成真,如凯恩斯预言欧洲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9年的产量较1913年增加了10%,凯恩斯预言德国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7年德国的钢和铁产量较1913年分别增加了30%和38%,且1913年的数据包括了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又如凯恩斯预言战后德国国内储蓄不会超过20亿马克而实际上1925年的数字是64亿,1927年76亿.凯恩斯预言德国在条约生效30年内无法支付高于20亿马克的赔款,曼托索称在1933至1939年间德国在重整军备上花费了7倍于此数的金钱.
  近来又有一种观点称德国在条约中获益匪浅,如史学家格哈德·温伯格在其著作《手边的战争》中提到,由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国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国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大规模军管(特别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对比).
  现在回顾一下,在1919年时德国其实取得了较五年前战争爆发时更有利的战略态势,尤其是德国的东方,原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断膨胀且亲法的俄罗斯帝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交上孤立,内部纷争不断且卷入内战的苏维埃俄国.在南方,德国的前盟友奥匈帝国分裂为数个弱小的共和国,对德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
  英国军事史学家科热里·巴尼特声称,与德国所期待的一旦赢得战争后他们强加于协约国的和平条约相比,凡尔赛条约实际上是相当仁慈的.对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国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业,90%的煤产地以及5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巴尼特同样认为德国在签订条约后的战略态势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国东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国作用的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消失,而且德国和新生的俄国之间有波兰作为缓冲.在西方只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都不如德国的法国和比利时.巴尼特还认为英法两国应通过一种彻底摧毁俾斯麦一手创立的统一的德国并使其重新分裂为多个较弱小的政治实体的方式实现欧洲大陆的永久和平,只有这样做才能彻底解决德国给欧洲带来的麻烦,但英国并未达成自己参战的目的.
  如果不以现代的战略或经济角度思考问题,笨蛋笨蛋笨蛋!
  简而言之,尽管德国在一战中失败了,但仍有在二十年后再次主导欧洲局势的能力.只是暂时性的削弱了德国的势力,为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内容
  第一条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第二条
  缔约各国协定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条所称之各项原则者.
  第三条
  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有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中国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本条上列之规定,并不解释为禁止获取为办理某种工商、或财政企业、或为奖励技术上之发明与研究所必要之财产及权利.
  中国政府担任对于外国政府及人民之请求经济上权利及特权,无论其是否属于缔结本约各国,悉秉本条上列规定之原则办理.
  第四条
  缔约各国协定对于各该国彼此人民间之任何协定,意在中国指定区域内设立势力范围,或设有互相独享之机会者均不予以赞助.
  第五条
  中国政府约定中国全国铁路不施行或许可何种待遇不公之区别.例如运费及各种便利,概无直接间接之区别.不论搭客隶何国籍,自何国来,向何国去;不论货物出自何国,属诸何人,自何国来,向何国去;不论船舶或他种载运搭客及货物之方法,在未上中国铁路之先,或已上中国铁路之后隶何国籍属诸何人.
  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对于上称之中国铁路基于任何让与、或特别协约、或他项手续,各该国或各该国人民得行其任何管理权者,负有同样之义务.
  第六条
  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于发生战事时,中国如不加入战团,应完全尊重中国中立之权利.中国声明,中国于中立时愿遵守各项中立之义务.
  第七条
  缔约各国协定无论何时遇有某种情形发生,缔约国中之任何一国,认为牵涉本条约规定之适用问题,而该项适用宜付诸讨论者,有关系之缔约各国,应完全坦白互相通知.
  第八条
  本条约未签字之各国,如其政府经缔约签字各国承认,且与中国有条约关系者,应请其加入本约.
  因此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于未签字各国应为必要之通告,并将所接答复知照缔约各国.任何国家之加入自美政府接到该国通知时起发生效力.
  第九条
  本条约经各缔约国依各该国宪法上之手续批准后,从速将批准文件交存华盛顿,并自全部交到华盛顿之日起发生效力.该项批准文件笔录由美国政府将正式证明之誉本,送交其他缔约各国.
  本条约英文、法文一律作准,其正本保存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之档库,由该政府将正式证明之誉本,送交其他缔约各国.
  兹将议定条约由上列各全权代表签字,以昭信守.
  1921年11月订于华盛顿.
  作用
  条约规定“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中国之门户开放”的“原则”.此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此条约扼制了日本在大战时对中国的垄断权,而代之以美国为首领和英、日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侵略局势,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中国已经形成独占地位,才放弃“门户开放”政策.
  实质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